“妈妈早上好,今天心情怎么样……”天刚蒙蒙亮,陈小姐就听见母亲房间传出直播间的声音。
近日,陈小姐称自己母亲每天早上五点就蹲守在直播间里购物,并且购买的部分商品查不到品牌和来源,让她很是苦恼。“虽然每次我发现了都会退货,但是我总有不在她身边的时候,一直这样下去,母女关系也会变差。”陈小姐担忧地告诉读特新闻记者。
凌晨的直播间:“孝子们”疯狂“收割”老年人
读特新闻记者发现,这些情感直播间专门针对早起的中老年人,每天凌晨5点至6点定时直播,很多中老年人也会准时准点地在屏幕前“守候”,甚至积极下单主播推销的商品。
这些主播们都极其注重打造“人设”,发布的视频内容多以正能量、献爱心为主。在直播时,所讲述的内容也围绕婆媳矛盾、婚姻纠纷、子女问题展开,以连麦的形式为中老年人提供情绪价值,借机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在评论区中,可以看到很多用户都在支持和称赞主播:“太对了”“主播说的有道理”……
陈女士表示,她的母亲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每天准时看直播,“有一天我妈看到那个主播没有按时直播,在家急得坐立不安,怎么劝说都不管用。”
“比起我,我父母似乎更相信主播。”有和陈女士同样遭遇的多名网友向对记者表示。
网友欧阳小姐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在外地出差,对于不能陪伴母亲一直非常愧疚,所以母亲在直播间购物这件事,她一直没放在心上。“一开始觉得就当花钱给她买开心了。”直到偶然的一次机会,欧阳小姐听到主播竟然和她的母亲以“母子”相称,甚至挑拨直播间里中老年人和自己子女的关系,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比起我妈买了多少东西,我更害怕她对我失去信任。”本身就在销售行业工作多年的欧阳小姐表示,她很熟悉这些主播的营销套路,但她母亲却认为这是自己不舍得给她花钱的表现,在多次帮母亲退掉“养生内衣”等商品后,欧阳小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冰点。
所售商品难以对比真实价格 投诉困难
对情感主播来说,变现是主要目的。
陈女士的母亲一个月内在直播间先后购买了两万多元的商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保健品和玉器等。记者根据陈小姐所提供的购买记录,发现该主播上架的很多商品在各大电商平台都难以查到同款,品牌更是不知名。
除了生活用品,情感主播们还会推销玉器、文玩等难以鉴定价值的物品。今年7月,陈小姐拿着母亲在直播间花上千元购买的4个“和田玉玉坠”,找到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商品是和田玉中的碧玉。这种玉的价值显然不值上千元,但主播称其具有情感价值,而其母亲得知鉴定结果后更加相信主播没有骗人。
陈小姐母亲的购买记录。
陈小姐拿到鉴定报告后,第一时间与平台沟通,最终退款成功,但更多的网友却因为商家账号注销、保证金账户而投诉无门。
情感直播间屡封不止 账号“起死回生”
记者发现,陈小姐母亲等人经常观看的直播间,共有八个类似账号,每个账号都超过了一万粉丝,并且主播专门出了相关教学视频,指导粉丝如何找到自己的账号。“这是增强用户黏性,还为账号被封禁做好了准备。”有网友分析。
同时,还有不少主播通过微信建立了自己的“秘密基地”,并告诫入群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子女保密,违反规则就会被踢出群聊,不能享受商品“特别优惠”。
网友张先生告诉记者,其父亲沉迷在情感直播间购物长达半年,并且消费超过十万元。张先生发现后,通过12315平台投诉,又向平台申请封禁了父亲经常购物的直播间,当张先生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时,却发现该主播团队还有十几个类似的账号,并且该主播被封半个月后,又通过其他账号进行直播,在该主播发布内容评论区可以看到,粉丝都在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寄托”而着急。
情感直播间为什么屡封不止?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了某些存在情感主播的直播平台方。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对于投诉较多的账号和直播间,平台一般会人工介入审核,在判定主播或直播间存在违规问题后会进行为期7天的封禁,违规不严重的账号,会在7天左右自动解封,违规比较严重的账号可能会被封禁180天或360天。另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透露,一些主播因为没有对账号进行实名验证,便可以换账号进行直播,目前平台正在加强审核机制,并加大对违规账号的惩罚力度。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