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主题为“拓展生命长宽高”的2024生命教育创新论坛在敦煌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和广东省南粤公益基金会未来教育基金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未来生命教育的创新与未来新生态。
据了解,本次论坛是第二届“戈壁教育人生命探索之旅”的组成部分。有三百多位大中小学(院)长、幼儿园园长、家长和孩子代表及教育改革者、引领者通过4天3夜108公里的戈壁徒步探索之行,在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挑战中,在戈壁的教育行走中,感知生命,坚定信念,成为生命教育的践行者和探路者。
论坛上,很多嘉宾用亲身走过的戈壁之路,讲述那些关于坚持、勇气与自我超越的生动故事;在这里,他们开始回归,将戈壁探索之旅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感知带回到未来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
生命感悟:以人为本,让生命回归教育的主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爱心与教育研究会会长詹大年都已年过花甲,作为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一辈子的三位校长,他们在走完戈壁以后,对生命教育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
卢志文认为,此次戈壁徒步,让他发现了自然之美真、他人之良善和自我之潜能,看到了最深的历史、最真的现实和最远的未来。他的评价是,这里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课程的复合载体、游学的理想场所,实现了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
如何以教师饱满的生命去润泽孩子正在成长的生命?李镇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这里所说的“生命”,当然包括健康的体质,但更是指人的精神状态。“用生命润泽生命”意味着——用思想照亮思想,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滋润爱心,用个性发展个性,用梦想唤醒梦想,用创造激发创造,用浪漫缔造浪漫,用情趣营造情趣,用人格铸造人格,用心灵赢得心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
“生命不需要教育,生命不能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在演讲开始开宗明义。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戈壁的生命探索之旅,他说就是要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重构自我,带领着团队实现了这样一次生命的重构和升华。在他看来,知识、能力、创造、素养都能通过教育获得,这些能教育的东西却都是以生命和生命成长为基础的,没有生命的成长,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育基础的生命需要呵护、需要唤醒、需要挑战。人生就是挑战不可能,就是把每一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的生命得到一次升华、得到一次重构。
本次戈壁徒步,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爱心与教育研究会会长詹大年是小组成员中年纪最大的,他在分享感悟时说,生命需要被保护、被滋养、需要体验、需要满足、需要理解,在这样的环境下,觉得自己的生命在升华,生命更有价值。
生命教育:朝向幸福的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生命教育科普促进会会长肖川认为,生命教育要着力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所谓的生命自觉包括生命质量、生命尊严和责任担当意识。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造就能够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人,这是唯一正当的目标。要回到自然,回到普普通通的生活,回到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的境遇之中,所有人与人的相遇本身就具有生命教育的价值,生命教育就在你我的努力之中。
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演讲中提出,教育如果没有可能性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她希望大家看到孩子的最基本的健康,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无限智慧和无限生命力的。
2012年伦敦残奥会游泳冠军、中国首位残奥会铁人三项赛运动员王家超应该是整个会场最幸福的人,好几位演讲者提到王家超利用专业技能帮助大家在戈壁行走途中排忧解难、再次前行。他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在他看来,生命有限,潜能无限。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许红平的生命教育观是通过激发自信、绽放学生潜力,让每一名学生活出价值和意义,活出生命精彩,拥有幸福人生。在许红平看来,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而是学校的终身服务对象和终身用户,要关注他们,关爱他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亚庆强调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人生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获得良知,获得人生的方向。他认为,我们教育的观念必须变化,首先立足于社会成员的培养,身体是健康的,心智是健全的,情感是积极的;对教育的理解也要变化,不是一天天地灌输,把学生作为工具,一定要把人从知识的载体回到当下作为承载者本身的价值和意识。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指出,以人为本,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好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重视生命教育,一定要仔细去分析和考察学生的时间上哪去了?他们时间花在哪里,这些付出是否有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桑国元认为,如果要开展学校里面的生命教育,应该把项目式学习融到生命教育的活动中来。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拓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对学科本质的认识,以及跟学科和生活世界、生命本质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通过项目式学习的链接生活和世界,让学生知道学以致用,清楚学习可以解决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左)与广东省南粤公益基金会未来教育基金主任徐立(右)共同宣布中国教育人徒步联盟启动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马国川与广东省南粤公益基金会未来教育基金主任徐立共同宣布中国教育人徒步联盟启动。联盟旨在让更多的教育人体验戈壁徒步的生活之道,体验教育的修行之道。
(本文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张敬媛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