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30日,双湾融合 向“新”而行——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异地采访调研活动在深圳进行。来自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2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深圳亿航智能、优艾智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星创中心以及江阴临港前海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开展调研。
采访活动首站,媒体记者们来到了位于深圳的亿航智能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把空域资源转化成最新的生产要素,这把钥匙就藏在城市空中交通中。”亿航智能副总裁蒋瑜涛介绍,亿航是行业内最早上市的企业,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款“三证”齐全的无人驾驶eVTOL航空器,在当下正热的低空经济赛道上,这无疑为产业实现商业化闭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无锡,亿航早已不是生面孔。今年3月,亿航智能与梁溪区、梁溪科技城开启合作,共同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及运营总部项目;6月,亿航与无锡携手打造的江苏省内首条eVTOL低空航线正式启用,这些合作项目为无锡抢跑低空经济未来产业赛道注入新动能。
发展低空经济是内地许多城市的战略选择,深圳与无锡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深圳以宝安区为基础,组织相关市场主体打造统一共享的底层基础数据体系,率先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管理平台,进一步深化拓展深圳地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试点。
对于无尘环境要求苛刻的晶圆生产车间,要实现“机器换人”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攻克无数的技术难题。
深圳优艾智合机械人科技有限公司突破性地开发出应用于半导体生产制造环节兼具自主移动及上下料功能的复合移动机械人,将搬运中的震动强度严格控制在0.3N。“为了保证机械人轮子上的橡胶不会因为摩擦力产生微小的颗粒,我们一直追溯到橡胶生产厂商的源头,解决生产工艺的问题。”公司市场部总监关健向记者介绍,这款复合移动机械人通过软件及算法集成,解决了晶片生产车间搬运自动化的种种难点。
由大学生创业团队创办的深圳优艾智合机械人科技有限公司经历了近八年发展,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移动机械人解决方案提供商。 “无锡民营企业拥有精密制造、高端制造能力,都是企业所需。”优艾智合总经理张朝辉表示,2022年,优艾智合在华东设立子公司,去年更在长三角投建制造基地,已与近20家无锡企业达成合作。
作为一家研发在深圳,销售及部分制造在长三角的企业,在市场浪潮中,张朝辉感受到,长三角制造业积淀深厚,正是处在产业链发挥资源优势的好时候,长三角和粤港澳两个区域之间有许多互补优势。
初创于深圳的企业“爱创科技”拥有多项独家专利产品,并研发一系列配套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实践变得安全、有趣味。今年,爱创科技入驻前海创新中心,2月在江阴临港落地注册子公司后即展开运营,目前已经与无锡40余家学校建立合作。
前海国际健康科技人才技术转化中心、江阴临港前海国际联合创新中心由伯乐产服负责运营,院士及知名基金支持。作为面向港澳地区及全球的双湾融合连结物理平台,通过基金+国际朋友圈+全程服务,配合港澳及全球优质项目,实现在双湾区融合共同发展。
伯乐产服负责人介绍,创新中心汇集双湾区企业需求,聚焦科技创新研发,已为前海引进来自德国、美国,中国香港、澳门等地的企业11家,为江阴市引进美元投资2500万,为江阴临港落地科创项目7家。
据介绍,无锡全市已在外建成投用科创飞地60个,其中18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异地借智,就地制造,与大湾区携手打造飞地已经成为无锡打破区域限制、接轨前沿产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路径。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