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香港商报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山西行”活动在太原启动,包括深圳特区报在内的十余家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山西,全面展示山西近年来在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思路、新动态和新成就,进而提升山西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山西,位于我国中部,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历史文化璀璨夺目,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山西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社会各项事业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10月18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记者一行走进晋祠博物馆和太原市汾河景区,深入感受了太原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晋祠博物馆,初名唐叔虞祠,是纪念晋国首任国君唐叔虞的祠庙,同时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完整保存了宋、金、元、明、清历代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古建筑98座,彩塑219尊,壁画570平方米,铸造艺术品33件,楹联匾额265幅,碑碣441通。这其中,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是三大国宝建筑,难老泉、侍女像、周柏则被誉为“晋祠三绝”。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人的母亲河,全长713公里,流经太原城区段43公里。”在太原汾河景区,讲解员向记者一行介绍着汾河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历史上,汾河水急河宽、风景优美。但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河道无序开发,两岸垃圾随意倾倒,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汾河太原城区段曾一度出现断流和水质严重污染的状况。从1998年开始,太原市加大了对汾河的治理,经过前后四期工程的修复治理工作,如今的太原汾河景区,水质清澈,水量丰沛,两岸花团锦绣、植被茂密,景区内更是有165种鸟儿或迁徙于此,或在这里栖息、安家。汾河景区已成为太原市民休闲、游玩、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景观长廊。
望着汾河景区的美景,记者们纷纷拍照留念,切身感受着这里“山环水抱、岸绿水清、景致协调、点线辉映、文脉延续、人水相亲”的优美环境。
据悉,未来几天,香港商报、大公网、紫荆杂志、香港经济导报、大湾区时报、澳门莲花时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深圳新闻网等十多家粤港澳大湾区媒体记者,将深入太原市、临汾市、运城市进行采访。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走进山西》)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