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骑行11000公里去巴黎看奥运,深圳毕业生用车轮“丈量”世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郑铭/文 叶雨楠/视频剪辑
2024-08-01 15: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骑行11000公里、穿越11个国家、历时五个月,从深圳出发的青年明戈(受访者化名)终于赶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到达了目的地。“其实心情特别平静,因为我知道,我早晚会来到这里。”巴黎凯旋门前,戴着蓝黑色骑行头盔的明戈用运动相机环拍一圈,记录下此刻。镜头里,他的皮肤有些黝黑,语气坚定温和。

明戈今年25岁,202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骑行去看巴黎奥运会的念头在他心中逐渐生根发芽。今年2月23日,明戈从深圳坪山出发;7月23日,明戈顺利抵达法国巴黎。“这何尝不是一种奥运精神呢?”B站网友们纷纷在明戈发布的骑行视频评论区留言,敬佩他的毅力与勇气。这段长达五个月的奇妙旅程,不仅给明戈留下了宝贵回忆,更给予无数网友以激励。“特别难熬的时候,我就会鼓励自己,再往前坚持走一点,这样就离目标更近一点。”明戈说。

用一年半时间将想法变为现实

骑行去巴黎并非明戈的临时起意。

2023年3月,研三在读的明戈刷到了知名Up主“朱志文环球骑行”分享的从北京骑行至巴黎的视频,这让他开始萌生“骑行看世界”的念头。直到他再一次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位英国青年骑行之旅——青年沿着丝绸之路,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便从上海骑行至英国,这让他再一次坚定了内心曾迸发的念头。

“我从小对外界充满好奇,渴望了解不同的文化。这份好奇心,也成为我内心深处的一股强大驱动力。随着毕业的临近,我意识到:如果按部就班步入职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可能更难有时间去做这么一件疯狂的事。因此,我在毕业半年后选择辞去工作,相信五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从深圳骑到巴黎。”明戈说。

出发前的准备也并非一朝一夕。

2021年明戈和朋友骑川藏线

明戈曾在研究生期间骑行过川藏线,因此,他本身具备不少的骑行经验。他深知这次面临的是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出发前半年时间,明戈便开始有意识地做一些体能训练,诸如跑步、骑行等。“平均每周运动5次,每次跑步半小时,坚持了半年。出发前我还去跑了一个马拉松。”

此外,明戈详细规划自己的骑行路线,了解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在他看来,若要将梦想付诸实践,需要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容应对旅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

明戈出发前的装备

2024年2月23日,明戈正式从深圳出发,踏上了这趟旅途的第一程。“今天是我从深圳骑行欧洲的第一天,我的第一站目的地是西安……”准备出发时,明戈拿起运动相机,将镜头对准他和他的骑行装备,边朝镜头挥手边说道。后来,这台小的摄像装备,也伴随了明戈一路,记录下了他完整的骑行之旅。

每天坚持骑行十小时 “可以停,但别放弃”

从繁华的深圳出发,明戈一路向北:他畅行在中国南方的平原上,穿过了不夜城西安,随后进入充满历史气息的河西走廊,沿途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交相辉映。骑到新疆后,地貌开始呈现出独特的多样性;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明戈正式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明戈骑行路线

明戈坦言,自己对于五个月内抵达巴黎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因此,他选择了一条最快速的路线——从平原到戈壁、从绿洲到古城。虽然快速,仍是艰难重重,用明戈的话来说,这是段“苦行僧”般的骑行,骑行所耗费的体力与心力远超出了想象。

明戈骑行到瑞士时里程破万

在7月之前,明戈平均每天骑行约150公里,有时也会达到160甚至180公里。无论路程长短,他每天都会保证10小时的骑行时间,早上8:30至9:00出发,中午稍作休息,然后继续他的旅程。

至于晚上的休息时间则较为灵活,主要取决于日落的时间和他当天的行程进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会在太阳快落山之前寻找合适的住宿地点,但有时为了赶路,也会骑行至晚上9点甚至11点。

明戈在阿塞拜疆

第一次让明戈感到身体到达极限时,是骑行至阿塞拜疆。五月的阿塞拜疆阴雨绵绵,模糊的视线、湿滑的路况让他尤为谨慎,他不得不面对这些自然因素带来的骑行风险。骑行在异国他乡的道路上,成群的大狗穷追不舍,让他的精神更加濒临崩溃。

“我必须往前走,因为不可能回头。”就这样,明戈硬扛着压力,坚持骑行,直到抵达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在那里,他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来休整和恢复。在这段艰难的时期,他的女朋友成为了他精神上的重要支柱。他会在骑行途中与她通电话,边骑边聊天,她的理解与支持极大地缓解了他的情绪,帮助他度过了心理上的难关。

一路艰辛,但这段旅程也在无形中重塑和丰富了明戈的内心世界。如今再回忆起那段最难熬的时间,明戈感慨,“当你决定要去做一件事情,却又认为实在很难坚持下去,可以稍微停一停,放慢一点脚步,但是千万不要放弃。”

旅程收获丰厚 努力为更多骑行人“探路”

如果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明戈这段骑行之旅,他的付出似乎很好衡量——骑行五个月的时间,花费近三万元,瘦了10多斤;但收获并非几个数据便能衡量的。对于明戈而言,他并没有过多地去权衡收获与付出是否成正比。他坚信,只要是自己决心要做的事情,不论最终收获如何,都应该坚持到底,全力以赴。

明戈在格鲁吉亚碰到了中国骑友张老师和法国骑友Matthieu

至于此次骑行,“尽管有些收获难以用言语表达,它们却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的人生和世界观。比如,我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直观的感受。”明戈坦言。

旅途中令明戈印象最深的,是黑海旁的那座木屋。5月13日,明戈初入土耳其,他选择在黑海旁的一个小木屋中借宿。虽然小木屋外观并不华丽,但其所在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特别是在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温柔而迷人。

黑海

后来,他有幸见到了木屋的主人Murat。Murat告诉他,这个木屋已经接待过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多名骑行者,并向他展示了其他骑行者留下的视频和留言,这些珍贵的记忆和故事,都让明戈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属于全球骑行群体的归属感。

明戈和木屋主人Murat

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尽管当天下着雨,明戈依旧穿着雨衣一直看到最后,“开幕式现场氛围很好,我在看到中国队的时候兴奋地欢呼了好久。”

而这些珍贵的回忆,不仅存于他的个人脑海里,也被他记录成为了鲜活的影像。此前,明戈在B站上发布了一些自己的骑行花絮,最后一条到达巴黎的视频,至今已经有了将近50万的播放量。“我并不在意达到多少的粉丝量和观看次数,毕竟初衷是单纯地做记录与分享。”

近日,有几位骑行者在观看了明戈的视频后与他取得联系,并与他进行了一些骑行交流。这让明戈意识到,自己的记录与分享是有意义的。接下来,明戈也萌生了将骑行之旅做成纪录片的想法。他希望基于个人的经历故事,为其他追寻梦想的骑行者提供动力和价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郑铭/文 叶雨楠/视频剪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