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球为媒,传播红色文化!深圳“村级”俱乐部有支民兵足球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光明
2024-07-31 11: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时间,民兵足球队成了俱乐部国防教育的“香饽饽”和市民、球迷关注的焦点。

临近八一建军节,壆岗足球俱乐部进入了忙碌模式:俱乐部各个足球队开始了训练和友谊比赛,特别是民兵足球队,除了足球训练和比赛,还利用比赛和训练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征兵动员以及相关法律普及,同时为活跃节日的到来,酝酿热烈氛围。一时间,民兵足球队成了俱乐部国防教育的“香饽饽”和市民、球迷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按照以往计划,7月上旬足球队就开始集训了。这是壆岗民兵足球队的要求,也是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壆岗社区这家“村级”足球俱乐部的规定:壆岗社区足球队少年队每年都有集训,就像壆岗社区民兵足球队一样,集训是必然的课程。近年来,这支有着革命历史,拿过联赛五连冠的足球队,整编了一支民兵足球队,把球赛、体育运动和国防教育深度融合,以球赛和体育运动为媒,弘扬爱国主义思想。

在民兵足球队的总部,记者看见了这家“村级”足球俱乐部。随着足球队俱乐部的时光长廊,记者看见:1941年,香港沦陷,在港谋生的近百名深圳进步青年回到壆岗坚持抗日,自发组织,以“足球强身,团结抗日”的理念建立起壆岗第一支足球队。以踢足球为掩护,传递情报,团结爱国人士抗日救国。也就是从那时起,足球运动在壆岗兴起,家家户户都有了踢足球、踢比赛的兴趣。

“我们第一代队员都走了,第二代队员也都七八十岁了,我是第三代队员。”1975年出生的俱乐部负责人陈建斌说,他也是从小学就开始踢球,从少年队到俱乐部队员,再到足球教练,可以说,在他过去49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球场上度过:代表学校、代表社区、代表街道也代表宝安区参加个各种足球比赛。“壆岗足球是宝安的文化特色,经中国足协批准,1998年壆岗社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村级足球俱乐部,我是第一批进入俱乐部的职业队员。

“从业余足球队员到职业足球队员,我们壆岗社区每一个人的细胞里都有足球因子。”陈建斌说:“我们经常举办足球赛,不仅传递友谊,更传播国防教育知识、红色文化

讲述着往昔,陈建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每年春节都是足球俱乐部的盛典,从“新春杯”足球赛、“部门杯”足球赛、“合澜杯”青少年足球,足球队不仅以球赛传递奋斗精神,传播国防教育知识,更让获得更多的荣誉。特别是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壆岗足球队历史性创造了全国业余(丙级)足球联赛5连冠的辉煌成绩后,名声大噪,这支有着红色基因的足球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队”。

这家“村级”足球俱乐部,毗邻壆岗小学,下午的练习场上,队员们挥汗如雨,1500人的观众看台上掌声与呼喊如潮,壆岗社区1800多名原居民中,80%的男性都深爱着足球,其中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其中包括中甲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的林坚维,中甲呼和浩特俱乐部的方梓鸿等,还为广东省少年足球队、国家体育高等学院输送球员数十人。促使社区形成了浓厚的踢足球、爱足球、崇尚体育精神的良好风气,锻炼了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体魄,足球文化成为壆岗人的精神信仰,社区居民人人崇尚团结、拼搏、进取的足球精神。

据了解,民兵足球队除了日常民兵训练以外,还会定期开展足球运动,邀请其他球队开展球赛,利用球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动员,把国防教育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深植人们心中。“我们在社区足球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民兵足球队,不仅继承了足球队的红色基因,更以球为媒,传播着国防教育知识和红色文化,这是我们的特色文化”壆岗社区党委书记李文乔说。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唐光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