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法律的中国新实践”高峰论坛暨落地应用发布会在深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文/图
2024-07-29 22:1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共同探讨AI赋能法律行业的最新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7月29日,“您好,新世界!——AI+法律的中国新实践”高峰论坛暨落地应用发布会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委会、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等单位承办,深圳律师协会等单位支持,吸引了来自法律界、科技界、企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共同探讨AI赋能法律行业的最新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

聚焦AI赋能法律行业

共话未来发展新趋势

活动开场播放了一段人工智能赋能中国法律行业和深圳律师的形象宣传片,生动展示了AI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委会秘书长、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深入交流、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繁荣发展。

深圳律师协会副会长罗振辉律师以《法律人工智能与律师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阐述了AI技术为法律行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他认为,律师不能单靠专业能力吃遍天下,律师运用法律工具的能力和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将成为律师的核心能力。取代律师的不是法律人工智能机器人,而是更会使用人工智能的律师。

睿律智能董事长汪宏杰分享了《AI+法律的落地应用思路和方案》,详细介绍了睿律智能在AI法律应用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规划。他表示,AI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改变传统法律服务模式,使法律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发布“中国法律AI大模型测评标准体系”

推动行业标准化

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发布了《中国法律AI大模型测评标准体系》(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次针对法律AI大模型的系统性测评标准。该标准从反应速度、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多个维度对法律AI大模型进行评估,旨在为社会用户提供科学、权威的参考依据。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数字法治实验室熊明辉教授指出,随着法律AI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统一的测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法律AI产品的整体质量,还将推动法律行业的智能化进程,确保法律服务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相关测评工作将由浙江大学数字法治实验室和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联合进行,测评成果将在完成后择机公布,同时发布在《法律人工智能》等学术期刊上。这一举措无疑为法律AI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布多项AI法律应用落地案例

展望未来,AI+法律大有可为

活动上,睿律智能公司与火山引擎、联想中国、英特尔中国、致远互联等多家企业签订了生态伙伴合作协议,宣布联合推出了多项AI法律应用产品。

这些创新应用将通过手机端、PC端和云端向广大法律人、企业和社会公众开放,提供集合了智能问答、法律检索、案件预测、文书写审改等多项智能服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应用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将极大地促进法律行业的智能化和便捷化。

此次“AI+法律的中国新实践”高峰论坛暨落地应用发布会展示了AI技术在法律行业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多方合作和标准化建设,AI赋能法律行业的进程将不断加快,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相信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法律行业将迎来更加智能、高效的新时代。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