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英雄 95期 | 艺术不止于技能,更启迪思考

晶报记者 严珊珊/文 受访者供图
2024-07-26 07:33
收录于专题:城市英雄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何大伟是深圳保利剧院艺术教育中心总监,从业七年来,他创立了6个青少年艺术团,成员达60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艺术团在规模与内容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拓宽我们的人生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从事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我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人生观也好,世界观也好,让我更积极、乐观地看待人生。”何大伟说。

何大伟至今还记得三年前那个特别的场景。当时,合唱团开年度音乐会,以往考入其他高中、大学的孩子纷纷从海内外回来参演。这场师生音乐会,令何大伟感到特别震撼,“当时的画面特别温馨。”那一刻,也让在艺术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何大伟,深切体会到他的工作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何大伟,1985年生人,深圳保利剧院艺术教育中心总监,深耕艺术教育工作七年来,他创立了6个青少年艺术团,成员达600余人,打造了多个知名艺术节,带动城市周边产业。

何大伟是深圳保利剧院艺术教育中心总监,从业七年来,他创立了6个青少年艺术团,成员达600余人,在他的带领下,艺术团在规模与内容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拓宽我们的人生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从事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改变我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人生观也好,世界观也好,让我更积极、乐观地看待人生。”何大伟说。

埋下梦想的种子

何大伟自小就对艺术和体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他高大沉稳的外表下,蕴含着一颗对艺术炙热的心。何大伟说,“这种对艺术的热爱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一种追求,慢慢地发现不仅对艺术表演有热情,还对艺术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进入艺术领域,何大伟选择就读艺术体育相关的院校。当时,他被学校里师兄师姐排的体育舞蹈项目所吸引,“我就觉得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特别飒’‘特别帅’。”何大伟说,自此在内心埋下了艺术梦想的种子。大学毕业后,他就加入了深圳保利剧院。

在深圳保利国际青少年弦乐团奖学金音乐会上,何大伟为优秀学生颁奖。

“可靠”,是何大伟给同事留下的深刻印象。在深圳保利剧院艺教部刘蕴涵眼里,何大伟工作时非常专注、认真,责任心强。“属于他独特的工作魅力是敢于放手,让年轻人大胆地负责一次活动、一场演出,当下属碰到难题时,他又会适时地出现,引导我们用最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刘蕴涵看来,何大伟就像一个坚实的靠山,令大家感到安心,让团队成员拥有更多的勇气在工作中挑战自我。

“在生活中,何总监也非常关心爱护每一位同事,能及时察觉出他们的情绪变化,常常让他们感到温暖,因此,在他的带领下,部门的工作氛围非常和谐稳定。”刘蕴涵说。

正是在这样的性格特质加持下,何大伟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包括参与组建和全面管理艺术教育中心的工作。从2017年起,何大伟就开始统筹深圳保利剧院艺术教育部的组建和全面管理。七年来,带领团队不断发展,创立了深圳保利国际青少年弦乐团、合唱团、芭蕾舞团、音乐剧团、管乐团、打击乐团等6个青少年艺术团,青少年艺术团成员达 600余人。在2023年,自制演出12场,创大型青少年艺术节品牌2个,获奖金牌6枚,艺术普及受众达15000多人次。

打造城市艺术品牌

目前,依托着保利院线的剧场演艺资源、艺术家资源,以及与国内外各大专业院线的交流互通资源,深圳保利剧院艺术教育中心为团员提供顶级的剧场演出、严谨而高质的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各大职业院团交流互动游学等机会,帮助团员用艺术拓展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同时,衍生出一系列或商业或公益的剧场演出项目,探索“以团养教、以演带教、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何大伟介绍,举办学生艺术团的演出,已经成为每一项教育项目的一个闭环。既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教学成果的一个展示,同时也与剧院主体业务相匹配。

2022年,来自青海省乡科巴村的合唱团的孩子在演出后给评委们献上哈达。

一直以来,艺术文化都是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何大伟说,他们也在尝试通过举办合唱盛会为切入点,将全国顶尖的合唱艺术资源汇聚到深圳,引入优质的合唱艺术内容。并扎实艺术节庆内容精细化,做有温度的艺术教育品牌,通过艺术节庆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和拓展艺术普及观众服务,体现人文关怀,赋能文化属性。

基于此,去年他们举办了2023“与时代同行”粤港澳大湾区合唱艺术周,吸引了58支合唱团参赛、32支优秀合唱团参演音乐会、2500名外地参节者来到深圳,活动现场参与人数超过1万人。

何大伟认为,通过对艺术节的策划执行,为深圳打造了展示城市形象的艺术品牌,也为市民输出了优质的艺术内容。同时,通过大型节庆活动的成功运营,带动了剧院所在城市的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消费行业的繁荣,并通过大规模的扩散效应,传递剧院所在城市深圳创新之都、梦想之都的城市形象。

创新艺术教育方法

在深圳这片创新热土上,何大伟早已将开拓创新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他倾心于艺术教育的革新,不断试验新法,引入经验。

何大伟认为,在现代社会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应该时刻把握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对观众的审美品位有引导作用。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他对开展的艺术团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并在策划特色项目的时候,创新性地加入主流思想的引导。

除了创新精神,何大伟尤为珍视的,是培养学生激发灵感和探索新知的能力。他鼓励每一位学生勇敢表达自我,同时注重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艺术作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与文化历史脉络。在何大伟看来,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学习,更是一个启迪思考、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学生们在其中学会质疑、反思,以及如何将个人视角融入广泛的文化对话中。

在上述教育理念的培养下,每年保利剧院各个青少年艺术团走出了很多优秀的孩子,到中央音乐学院还有国外的一些专业院校就读,基本上每年都会有10到20名优秀的孩子,考入国内重点的高校或高中。

“培养这帮孩子,就是培养下一代观众。”何大伟说,他还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坚持走下去,继续扩展、创新艺术教育项目,涵盖更广泛的艺术形式。同时,会从原创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多做一些弘扬中国文化的作品,类似传统的非遗、或者一些好的中国IP。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严珊珊/文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