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深圳市计算机学会、香港物理学会主办,深圳市计算机学会量子信息专委会、深圳市格致中学、量旋科技、国富创新承办的第三届“量旋杯”大湾区量子计算挑战赛在深圳市格致中学圆满落幕。
“量旋杯”是国内首个同时面向专业群体和本科以下学生群体开放的量子计算算法编程竞赛,希望让量子教育惠及更多群体,促进量子科技人才梯队储备。从2021年开始,“量旋杯”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了众多学生群体和量子计算爱好者参加。
相比往届赛事,第三届“量旋杯”升级为国际化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埃及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旨在提供一个全球化的知识交流与竞技平台,促进量子教育的普及推广。
本届量旋杯共分三大赛道:普及组、公开组和量子国际象棋组。其中,公开组赛道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人士,旨在考察选手对量子计算的深度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普及组赛道专门针对本科以下的在校学生,旨在考察量子计算的基础知识,培养科技创新思维;量子国际象棋组是本届大赛首次引入的新兴赛道,其通过在经典国际象棋中增添量子叠加、纠缠和测量等概念,创新性地将量子思维与传统棋类智慧的深度融合,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量子计算知识的科普。
经过为期近三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龚雅婷,获得普及组一等奖;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算法工程师范高铭,获得公开组一等奖,河南郑州16岁的初三学生李丰羿,获得量子国际象棋组冠军。
量旋科技的CEO项金根表示,量子计算是未来科技的关键,而人才,是推动这一科技发展的根本。作为专门针对量子计算算法编程的全国性赛事,“量旋杯”聚焦量子算法编程的竞技,通过“以赛促学”的形式,挖掘潜在人才,让量子教育惠及更多群体,从而推动量子算法的实际应用。
量旋科技是致力于量子计算产业化的创新企业,其在举办量子计算人才培养活动之外,也打造出多款适用于大学和K12课堂的教学级量子计算机产品,搭配相关教案教材和培训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一整套量子计算教育解决方案,全面打通“实用教具+系统教案+师资培训”的量子计算教育全链路,为量子领域专业人才的孵化带来了全新动力。
截至目前,量旋科技已经为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挪威奥斯陆城市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提供包括量子教育、量子科研等场景在内的诸多解决方案,有效助力量子计算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