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消委会”)发布的30款瓶装水测评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显示,农夫山泉与百岁山两款瓶装水的溴酸盐含量达到了欧盟标准的上限。而溴酸盐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级致癌物,这一结论引发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的担忧。
针对此报告,农夫山泉于7月16日作出回应,通过律师函的方式阐述了香港消委会在测评过程中存在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及明显主观误导等问题,并要求香港消委会做出澄清、道歉并消除影响。同时,百岁山方面也表示公司法务部门已介入此事。
7月16日下午,香港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确认接获农夫山泉的代表律师所发出的信件,现正进行研究及跟进。如有进一步消息,消委会将适时公布。并重申,此前所有公开报道、发言中均清楚指出,所有样本可安心饮用。
香港消委会测评报告引发农夫山泉、百岁山“溴酸盐”争议
据了解,香港消委会此次测评的30款瓶装水样本涵盖了农夫山泉、百岁山、屈臣氏、怡宝等多个知名品牌,包括3款蒸馏水、3款纯净水、1款矿物质蒸馏水、2款矿物质纯净水、17款天然矿泉水和4款气泡天然矿泉水,于2023年11月至12月从超市、便利店及百货公司的食品部搜集而来。
香港消委会官网相关月刊截图。
此次引起争议的测试项目为溴酸盐。香港消委会的检测结果显示,农夫山泉(550毫升天然饮用水)、百岁山(570毫升饮用天然矿泉水)两款产品检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盐,达到欧盟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
面对此次争议,7月16日,农夫山泉官方发布了“农夫山泉委托香港律师:要求香港消委会向农夫山泉及其消费者郑重道歉”一文。农夫山泉方面表示,香港消委会针对农夫山泉产品溴酸盐含量情况做出了不客观的评价,存在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和明显主观误导等三大错误,给农夫山泉的声誉造成了巨大伤害,要求香港消委会书面澄清、道歉并消除给农夫山泉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
农夫山泉官方微博截图。
农夫山泉认为其被检测的产品是饮用天然水(深层湖水),而非天然矿泉水,因此不应按照欧盟天然矿泉水的标准来评价。即使按照香港消委会所说的欧盟天然矿泉水标准,农夫山泉的产品也完全符合规定。同时,香港消委会在评价时并没有直接表述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使用“达到上限”等极易导致消费者误解产品安全性的不严谨表述。此外,农夫山泉还认为香港消委会忽略了不同法规要求下的生产和技术背景差异,所得结论不科学也不严谨。在文章中还使用了部分模糊词汇,缺乏专业性。
7月16日下午,香港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就瓶装水测评一事,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确认接到“农夫山泉”的代表律师所发出的信件,现正进行研究及跟进。并重申,不论月刊文章、新闻稿及其他传讯文件、记者发布会上的发言均清楚指出,全部30款测试样本没发现有害物质超出世卫的相关准则值,所有样本可安心饮用。文章的重点为各样本的性价比和瓶装水的塑料瓶对环境所构成的影响,并非产品有安全问题。该负责人称:“如有进一步消息,消委会将适时公布。”
此外,记者查阅香港消委会官网,在最新一期(573期)月刊中找到了名为《饮水思源 30款瓶装水口味、矿物、安全检测》的文章。文章内,记者发现针对溴酸盐检测的结论性表述中,确实参考了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两套不同的标准。在“天然矿泉水”的检测结果里,香港消委会表示“百岁山、农夫山泉检出每公升3微克溴酸盐,达到欧盟订定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而在“蒸馏水和纯净水”的检测结果里,香港消委会表示“美果、飞雪均检出每公升2微克溴酸盐,远低于世卫饮用水中溴酸盐的暂定准则值。”
相关测试结果截图。
致癌性存疑,专家呼吁理性看待
臭氧杀菌是目前包装饮用水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生产工艺,效率高且不产生异味。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溴酸盐含量超标的原因,主要是臭氧消毒杀菌工艺原因导致消毒副产物。
根据原国家质检总局在2008年的介绍,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溴酸盐,但普遍含有溴化物。当用臭氧对水消毒时,溴化物与臭氧反应氧化后会生成溴酸盐。所以溴酸盐也被视作矿泉水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产生的副产物。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研究表明,溴酸钾在实验动物中展现出致癌特性,然而对于人类而言,溴酸盐的致癌性尚无确凿证据支持。鉴于此,IARC将溴酸盐归类为2B类物质,即“可能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的物质。
专家提醒,公众在面对食物中存在溴酸盐、溴酸盐的致癌性,以及不同机构的标准差异时,应理性看待,无需过度担忧。相较于溴酸盐,关注并减少摄入已知的高风险致癌物,如烟熏肉类、饮酒、炒菜油烟等,是更为迫切的健康议题。
农夫山泉股价半年跌超三成,价格战下盈利承压
截至7月16日收盘,农夫山泉股价报收32.55港元/股,跌幅2.84%。
公开资料显示,农夫山泉于2020年登陆港交所,首日市值3703亿港元。此后,其股价一路走高,市值最高曾突破6000亿港元。不过,今年5月初至今,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其间累计跌幅超30%,总市值蒸发近1700亿港元。
在业务方面,今年4月,农夫山泉推出了绿瓶装纯净水很快在线上线下掀起价格战,与怡宝、娃哈哈等多种品牌争相杀价促销,部分品类瓶装水价格杀回了 “1元时代”。另一方面,今年 6 月开始,让茶、果子熟了等多款国产新势力品牌发起价格战,无糖茶的价格也一路下探,东方树叶亦面临不小压力,是否被迫跟进降价,尚未可知。
市场分析认为,此前几年,农夫山泉业绩持续高增以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源于背后包装水、茶饮料赛道有增量,且能够持续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不过,2024年以来,农夫山泉营收占比较高的几个细分战场均迎来了突变,尤其是包装水、东方树叶等主力产品均主动、被动卷入价格战。这将直接意味着盈利能力的明显退坡,或许会长期压低毛利率水平,由此改变投资者的预期。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