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可以到深圳枫木浪等水库散步了|推动高质量发展

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2024-07-11 20:0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2025年全市建成1000公里碧道、建成10条绿美碧带;2027年建成200公里绿美碧带。

夏日炎炎,在碧道亲水乐水,邂逅诗意鹏城。7月1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全力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建设”举行。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陈春浩介绍了深圳的“碧道”建设有关情况。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规划建设中有许多涉及碧道的内容。截至今年6月,全市已累计建成碧道770公里,其中583公里位于“一脊一带二十廊”内。茅洲河碧道、大沙河碧道、新洲红树碧道、龙岗河及正坑水-梧桐山河-深圳水库碧道、龙华河碧道等已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打卡点、休闲地,东江取水口、光明湖、大沙河、茅洲河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市民可以使用深圳“水文旅地图”智慧导览小程序,查询首批12条精品水文旅路线等信息,进行探索、步行、健走、郊游等沉浸体验。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西江水引入深圳,深圳实现了“一网互联、两江并举”的供水保障格局。“原饮用水源水库可以优化调整为非饮用水源水库,逐步向市民开放。”陈春浩透露,将积极推动“一脊”内水库功能优化调整,第一步准备取消枫木浪、红花岭、上洞坳等小型水库供水功能,并对外开放,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亲水乐水需求。

陈春浩表示,下一阶段,深圳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绿美碧带幸福河湖建设,以碧道建设为基础,统筹实施水域治理、岸线整治、沿岸绿化、道路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水网、林网、路网“三网”融合,拓展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推动绿色水经济发展,升级打造集安澜健康水带、绿美景观林带、绿色交通带、文化休闲带、滨水经济带于一体的多功能廊道,创造“山上行、岸边走、水上游”的多层次景观游憩体验。2025年全市建成1000公里碧道、建成10条绿美碧带;2027年建成200公里绿美碧带。

二是推动水功能优化调整。西江水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引入深圳,水资源保障格局已经发生大的变化,原饮用水源水库可以转变成非饮用水源水库,这样的空间可以开放给市民。“我们将积极推动‘一脊一带二十廊’‘一脊’内水库功能优化调整,上到山脊线后还可以到水库周边环库游,第一步准备取消枫木浪、红花岭、上洞坳等小型水库供水功能,并向公众开放,让老百姓在水库周边走走。”陈春浩说。

三是强化水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深圳将积极融入山海连城的“一脊一带二十廊”骨架路线,推进水文旅地图落地落实,深化水文旅路线拓展,做好东江取水口、光明湖、茅洲河、大沙河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的运营管理工作,加快推动清林径水库、恩上小流域等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滨水生态休闲空间。同时,积极推动利用河湖空间发展水上运动、邮轮游艇、滨水文旅等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开发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水生态产品,激发水岸经济活力。

(图片来自深圳发布、深圳市政府新闻办)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