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专访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人民日报
2020-09-05 08:48
摘要

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上有哪些亮点和经验?

《人民日报》9月5日刊登权威访谈,专访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

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权威访谈) ——访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一周年。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上有哪些亮点和经验?记者专访了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

记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影响,深圳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王伟中:面对复杂形势,深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千方百计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虽然受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GDP下降6.6%,但二季度快速反弹,增长6.2%,上半年增速实现扭负转正(增长0.1%),呈现逐月、逐季向好态势。

一是突出“快”,第一时间打出纾困惠企政策组合拳:出台实施深圳“惠企16条”,全方位帮助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超过600亿元;出台实施稳增长“66条措施”和“千百亿稳增长行动”,推动全市经济今年4月以来逐月回稳向好。

二是突出“准”,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市、区政府、国有企业及驻深央企等为租户减免租金达23.2亿元;为85.9万家用人单位减免社保费270.1亿元;加大金融支持实体企业力度,为2.79万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1895亿元;“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小程序为3000多家企业解决4000多件诉求。

三是突出“实”,确保各项措施直达基层、落地见效。比如,多次调降工商业电价,并大力清理规范转供电环节收费,确保终端用户实实在在获益;主动帮助企业申请防疫物资应急审批,今年3至7月我市企业累计向18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医疗物资39.9亿美元。

记者: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圳如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六稳”“六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王伟中: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全市“一号改革工程”抓紧抓实,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1至7月,深圳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4.1%,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近年来,深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推出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公共交易平台建设等系列改革举措,破除市场隐形壁垒,取消对各类市场主体不合理限制。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于8月24日成功上市。

我们实施营商环境改革20条,率先推动个人破产立法,防止“老赖”恶意逃脱债务;率先实行企业除名和强制注销制度,有效破解企业“退出难”困局,努力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标杆城市。

今年以来,深圳在推动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船籍港改革、跨境金融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为实现外贸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此外,紧扣便利化,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推出近250项“秒批”事项和近200项“无感申办”事项,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真正做到了“一网通办”“全城可办”。

记者:深圳作为一座创新型城市,在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上有哪些措施?

王伟中: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印发,在总体要求之外,摆在第一项的任务就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管深圳技术创新较强,但原始创新相对薄弱,因此深圳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导。

深圳率先设立“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聚焦创新链薄弱环节,每年拿出不低于30%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谋划建设光明科学城以及光子源等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群;已累计建成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6家,拥有鹏城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湾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2261家。

深圳推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22条,与国际接轨推行项目攻关“悬赏制”、项目评审“主审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同时,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完整、配套能力强、协同效率高的优势,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例如,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率先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建20多年来累计孵化企业25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22家。

我们还重视发展科技金融,强化人才支撑,着力营造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构建起全链条、全周期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今年上半年,高科技龙头企业实现逆势增长,华为销售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13.1%和9.2%。

记者: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深圳有什么思路和做法?

王伟中:围绕“六稳”“六保”特别是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圳重点推进四个“协同发力”。今年1至7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806.1亿元,继续居全国城市第一位。

一是坚持“新基建+传统基建”协同发力,以有效投资扩大内需、增强后劲。市委将今年定为“重大项目攻坚年”,上半年329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63.2亿元,在重大项目带动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回升,一季度、1至4月、1至5月、上半年增速分别为-16.1%、-8.6%、-0.1%和7.8%。

二是坚持“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协同发力,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出台《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探索集群发展模式,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万户,增长38.5%。

三是坚持“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协同发力,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首先着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全市进出口总额上半年实现转负为正;同时帮助企业对接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大力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976个,实际利用外资291.8亿元、增长4.2%。

四是坚持“先发地区+后发地区”协同发力,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目前对口帮扶包括对口支援、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全面对口帮扶三大领域。对口地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4.01万,已帮助194.36万脱贫;累计投入财政资金418.73亿元,今年投入40.12亿元;累计社会帮扶资金超过760亿元,今年已募集超过20亿元。

编辑 许舜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