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宁市湟中区教育局、卫生健康局发布关于湟中区第一中学2名学生因病死亡相关情况的通告。据通告,2名学生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于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何如此凶险?该病在深圳是否高发?针对深圳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特点,如何有效预防?
7月5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齐利峰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范围内流脑病例存在,且尤其高发于15岁以下儿童。不过,深圳本地的流脑病例相对较为少见。尽管如此,预防措施仍然不可松懈。齐利峰建议,除了接种疫苗进行主动预防外,市民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5岁以下儿童为易感人群,深圳流脑病例少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 Nm)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脊髓膜炎,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据齐利峰介绍,流脑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且对人群普遍易感。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主要影响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常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而5岁以下的儿童更是重点易感人群。
齐利峰进一步介绍,在我国,流脑全年散发,但在冬春季呈现高发态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以及脑膜刺激征。重症患者可能表现出意识障碍或感染中毒性休克。同时,患者的皮肤和黏膜上可能出现瘀点或瘀斑。
7月5日,读特新闻记者查询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官网了解到,2024年1月至5月期间,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数为70例,死亡数为1例。其中,1月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7人和1人。
“5%-10%的流脑患者可能会死亡,而10%-20%的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后,仍有可能留下终身后遗症,如耳聋、失明、动眼神经麻痹、瘫痪、智力下降以及精神异常等。”然而,齐利峰也表示,他所在的深圳市儿童医院近年来并未接诊过流脑的典型病例。
接种疫苗主动预防,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齐利峰指出,与其它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相似,拥挤的居住环境、空气不流通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佳都可能增加感染流脑的风险。“脑膜炎奈瑟菌对环境的抵抗力低,对寒冷、干燥、高温、日光及紫外线都较为敏感。”他提到,尽管深圳本地流脑病例较为少见,但预防措施仍不可松懈。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何有效预防流脑?深圳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吴越表示,目前中国内地有多种流脑疫苗可供使用,包括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PCV-AC)、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Hib联合疫苗等。
“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和频率根据疫苗种类和儿童年龄而定,不同种类以及厂家生产的流脑疫苗,接种计划也会有所不同。”吴越特别提醒道,通常儿童应在2岁以内完成基础免疫,并在3岁和6岁时加强免疫。
除了接种疫苗进行主动预防外,齐利峰还建议市民,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前往拥挤的地方以及戴口罩等。
“流脑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与感冒症状相似,但病情进展迅速。”齐利峰提醒道,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对于近期接触过怀疑或确诊流脑患者的人群,如果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更应尽快就医。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袁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