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高效运行的现代化水上搜救应急体系,进一步提升海上应急处置能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申轶明
2024-07-04 20:4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4日下午,深圳市召开海上搜救暨海上船舶防热带气旋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3年全市海上搜救和防台风工作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2024年全市海上搜救和防台风工作。会议要求聚焦重点难点,坚持协同合作,奋力守护深圳海域平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上,市海事局介绍了深圳海上搜救中心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2023年,深圳海上搜救中心共接到海上突发事件报警149宗,救助遇险人员236人,人命救助成功率98.7%。救助船舶33 艘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563万元。全力做好台风“苏拉”等防御工作,实现了海上防台风“零事故、零伤亡、零污染”的工作目标。市应急局通报了近段几起海上事故情况;市海洋局介绍了抓好渔船安全的举措。

会议认为,深圳市海域广、海岸线长,存在着较高海上安全风险,特别是当前深圳市仍处于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同时台风季节和暑假已来临,随着深圳市海上经济活动加快复苏,游船游艇、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水上业态都对海上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海上休闲游乐船舶监管,各沿海区要压实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针对钓鱼船、游艇、自用船等休闲游乐船舶航行速度较快,没有固定航线,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等特点,抓细抓实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各类冒险出海垂钓、观光等危险作业行为,从源头防范海上险情。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水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力争2025年,建成科学规范、高效运行、先行示范、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水上搜救应急体系;要进一步提升海上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推进涉海区级搜救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东部海域大鹏应急救援基地、西部海域搜救应急指挥船、海上搜救应急数字联指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梳理优化海上搜救应急工作程序,提高实战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装备的针对性研究和配备保障工作。加强防台锚地规划建设,提高大风浪、高海况下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人才队伍保障,建强消防、救助等专业搜救力量;海事、海警、海洋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要发挥协同力量优势,不断提升海上搜救应急能力水平;壮大社会救助力量,引导社会搜救力量和搜救志愿者队伍有序发展,有效发挥就近就便、快速响应作用。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做好海上防台风工作。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深圳市的台风有5-6个。各单位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海事、海洋等部门要及时掌握弃土运输船、渔船等船舶动态,督促船舶所有人、操作人员落实防台风要求。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崔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易东 通讯员 申轶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