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超140万人!“深工守护”为深圳职工织密“全周期保障网”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文 深圳市总工会/图
2024-07-02 22:13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截至今年6月,由深圳市总工会推出的“深工守护”项目各项关爱保障福利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筑劳务工和环卫工超140万人。

▲工会工作者正在派发“深工守护”项目宣传册。

炎炎夏日的午后暑热难耐,福保街道的石厦众孚先锋驿站却散发丝丝清凉。驿站前搭起了简易的摊位,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爱心餐饮。身穿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身背大包的快递小哥、头戴头盔的外卖骑手陆续来到现场,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有序签领,不一会儿,满满一桌冰爽果茶和食品便“一扫而空”。

这是“深工守护”项目的日常关爱活动之一,像这样的关爱活动每天都在深圳的街角巷口开展。截至今年6月,由深圳市总工会推出的“深工守护”项目各项关爱保障福利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筑劳务工和环卫工超140万人。接下来,“深工守护”还将持续加大“关爱马力”,预计明年4月前在全市开展1200场日常关爱活动,让工会服务“不打烊”、温暖“不断档”。

炎炎酷暑送清凉 百场关爱到一线

6月中旬,福田区石厦众孚先锋驿站前正在举办“爱心送餐”活动,环卫工人李阿姨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面包和水果茶,刚做完清洁工作的她马上喝了一口茶,说道:“哎呀,这凉丝丝的一口,真是解渴又解乏!这不光是一顿饭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知道有人惦记着我们,认可我们的辛苦付出。工会真是想得周到,让我这心里头暖洋洋的,跟回家了一样。”快递员小张一边整理着手中的包裹,一边兴奋地说:“工会又给我们发福利啦!每次有什么好事情,都会想到我们这些风里来雨里去的快递小哥。感谢石厦社区暖蜂驿站的贴心服务。”

▲“爱心送水”“爱心送餐”活动正在开展。

现场工会的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为每一位到场的劳动者送上温馨的服务。他们和辖区的许多一线劳动者都十分熟络,在分发爱心餐饮的同时,还会热心地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在言语间传递工会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

温馨服务之所以能切实体现关心关爱,与“深工守护”项目的扎实推进密不可分。依托“深i工”线上服务平台以及全市1100余个劳动者服务驿站,深圳市总工会向一线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常态化关爱服务,线上开展“深工守护·护航一路”会员日等活动,发放专属话费券、惠工消费券、工会大食堂券……

今年4月以来,深圳市总工会共发放免费体检名额2800个、惠工消费券约2.4万张;线下开展“爱心送餐”“爱心送水”百日行动,并联合各级工会开展“四进”地推活动,将“能量补给”“爱心义剪”“暖蜂关爱”“中医理疗”等地推活动送进企业、园区、驿站、工地,4月以来组织开展关爱活动109场。此外,线上线下的服务阵地还提供法律咨询、代聘律师、代理诉讼等免费法律服务,帮助职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日常关爱持续不断,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在深圳市总工会的指导下,深圳各区还制定了特色服务项目清单和标准,积极创新日常关爱劳动者举措,如福田区的“小蜜蜂节”、南山区“骑手月”、龙华区“骑士节”等相继涌现、百花齐放。

免费筛查上门 急救培训到家

近日,记者在京基100暖蜂驿站见到,数十名家政从业人员正在筛查车前排队接受免费的乳腺癌筛查。“听说这里有一场工会组织的免费筛查,我赶紧来检查一下。这次不仅给我们免费检查,还会教我们一些相关的医疗常识,很贴心。”就职于深圳市德润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肖阿姨告诉记者。

这项免费筛查服务,是“深工守护”项目全周期服务体系中“事前预防”环节的主要举措之一。“事前预防”环节主要从安全宣教、应急培训、风险筛查三方面展开。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台用工特点,深圳市总工会依托“深i工”服务小程序,创新打造“深工守护”服务专区,通过趣味多样的线上活动,吸引劳动者主动了解职业风险,学习安全知识。

▲开展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急救技能。

通过“送检上门”“送课到家”等方式,市总工会免费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领域、建筑施工行业和环卫清洁行业50家重点企业免费开展职工应急能力培训,帮助职工掌握灾害应对、外伤处置、心肺复苏、AED设备使用等急救技能。

为加强风险筛查和医疗服务,市总工会还为家政从业人员、建筑劳务工人和市政环卫工人提供“中医义诊”“大病筛查”“健康体检”等服务,并常态化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公益心理讲座。

今年4月以来,“深工守护”项目已在全市开展健康筛查、急救培训等事前预防服务26场次,送出免费体检名额2800个。

便捷一键申请 事后应保尽保

“今年4月底,我在送餐途中发生意外,最近在微信小程序提交了申请,可以拿到5500多元的保障金!”近日,美团外卖骑手夏先生通过深圳市总工会“深i工”小程序成功申请了一笔专属保障金。据夏先生介绍,今年4月底,在送餐的过程中,他骑电动车沿龙岗大道由东往西方向行驶时不慎摔倒,导致锁骨骨折。此后,他前往医院手术治疗,打了钢板和钢钉复位。

由于他早前已加入工会成为深圳工会实名会员,知道新业态群体有一份“专属保障”,于是在手机上通过“深i工”小程序提交了申请,并于6月25日补全了材料,经审核可以获得5577.16元的保障金。这让夏先生真切感受到了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在“事后保障”方面,只要成为深圳工会实名会员并从事相关职业满3个月,职工在深圳范围内发生符合保障内容事故的,可前往职工服务中心或者通过“深i工”小程序提交申请。该项目由工会统筹出资,不需要企业或个人承担任何费用;采用不记名的团体保障方式,实现全面覆盖、应保尽保。据统计,“深工守护”项目开展至今共为2518位职工办理理赔3447.75万元。

呵护“全周期” 关爱“新力量”

随着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激增。在享受新业态带来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的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为帮助这些劳动者解决实际问题,深圳市总工会早在2021年便推出了“E路守护”综合保障服务项目,为全市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全方位保障。

经过三年的实践与积累,今年4月,市总工会探索并实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新模式,推出了包含“E路守护”“家政守护”“建工守护”“环卫守护”在内的“深工守护”综合保障项目,服务体系和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

根据服务群体的职业风险特征、日常生活所需和风险保障缺口,市总工会将保障服务从以往单一的事后保障,升级为“事前预防+日常关爱+事后保障”全周期服务体系,这也是落实深圳市2024年度十项民生实事“加强多元就业保障”的具体举措。

“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后,项目的保障内容更全面,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正逐步建立更加‘标准化、人性化、数字化’的理赔服务新体系,希望能打造出更全面、更立体、可持续、可复制的‘深工守护’公益品牌。”深圳市总工会职工服务部部长周海彬介绍。

▲“环卫守护”项目覆盖市政环卫工人约6.5万人。

目前,被“深工守护”纳入保障范围的职工已达到140.5万人。其中,快递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约62万人,家政服务员约32万人,建筑劳务工约40万人,市政环卫工人约6.5万人,已覆盖全市新业态群体的半数以上。“深工守护”项目的推出,体现了深圳这座城市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新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模式的深刻思考和创新实践。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文 深圳市总工会/图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文 深圳市总工会/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