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采访有关水上安全专家,专家指出,暑期将至,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选择到海边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带来的清凉。然而,海上活动虽然乐趣无穷,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每年暑期,溺水伤亡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参与海上活动应注意防溺水。
一是了解水域情况:选择正规、有安全保障的场所,远离野沙滩、浴场,在下水前,了解海域的水流、潮汐、水深等信息,尽量不要在退潮时游泳,以免退潮往回游时体力消耗过大发生意外,避免在不熟悉的海域游泳或进行海上活动。
二是遵守海滩规则:注意海滩上的安全警示标志,活动时勿超越防鲨网警戒线,切勿到有摩托艇、快艇、游艇等活动的游乐区游泳。风浪太大时不要游泳,不要独自一人游得太远,以免发生意外。
三是穿着救生装备:无论是游泳还是进行其他海上活动,都应穿着合适的救生衣或使用其他救生设备。不要依赖充气式浮具(如游泳圈、浮床等)助游到浴场深处。
四是注意身体状况:在下水前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应避免参与高强度的海上活动。饮酒后不要参与海上活动,乙醇对人的大脑的刺激性造成大脑神经紊乱,造成运动能力、感知能力下降,易陷于危险境地。
五是学习急救知识: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保持冷静,不盲目下水施救,提前了解现场的救生设施和救援服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得到帮助。
六是注意天气变化: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在雷雨大风、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海上活动。始终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变化情况,如遇天气突变应及时上岸。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