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四时春,入夏荔枝红。6月30日,深圳图书馆举办“穿城而过,走读深圳”(第二辑)“重回历史现场”系列研学活动——漫步古荔步道,邀请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方向生态内容主编蔡漫,带领市民读者一同漫步古荔步道,探究深圳种植荔枝的缘起,了解各式荔枝的品类,品读岭南荔枝文化。
深圳盛产荔枝,南山荔枝更是成为深圳市唯一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而在南山中繁华都市之中隐藏着深圳最佳的赏荔路线古荔步道。步道全长1.7公里,曲径通幽,起于大南山公园荔林登山口,终点为大南山山顶。步道以手作步道为主,沿路荔林片片,古荔相伴,还能俯瞰鹏城山海景观。
南兆旭谈到,现代都市人工作繁忙,压力大。古荔步道是南山区疗愈减压步道系统中首批打造的精品步道。“古荔”与“鼓励”谐音,希望身心紧绷的深圳人能够伴随着清风徐徐、荔香阵阵,在徒步的过程中放松心情,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
在蔡漫的带领下,市民读者沿着手作步道一路拾级而上。步道两边是密集的荔枝树,葱翠中氤氲着果树的芬芳,绘制了一幅都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为了增进对荔枝文化的了解,沿途还设置了荔枝科普解说牌、赞美荔枝的古诗词、中国各类荔枝的品类等等,可谓荔枝元素满满。
蔡漫表示荔枝起源于中国云南。国内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占据了半壁江山,孕育了桂味、糯米糍、挂绿、妃子笑等众多品质优良、风情各异的荔枝品种。
研学过程中,除了荔枝外,读者们就沿途所遇各种动植物与两位老师积极探讨、热情互动。大家纷纷表示,虽然每年都会品尝深圳特产的荔枝,但是从未深入了解荔枝的文化。通过本次研学收获颇丰,希望下次带小朋友一起徒步,学习荔枝知识。
“穿城而过,走读深圳——跟随南兆旭老师用脚步丈量城市”是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图书馆主办、邓一光文学艺术工作室协办的城市行走阅读活动。本次研学是第二辑(历史系列)的收官之作。系列活动聚焦深圳人文历史,共举办10场讲座和8场研学,根据深圳历史时间轴,依照行走不同的地点,讲述不同时间与空间里的深圳故事,连接起深圳从古至今历史风貌的全景,让市民读者在行走中亲历、体悟这座城市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增强城市归属感和家园感。
(图片由深图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