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和妻子宋妮在深圳生活了多年。受访对象供图
“9月1日开学一些路段会堵车”“8月28日深圳地铁2号线调整运营时间”“一位外籍朋友生病需要帮助”……打开加里(Gary Isse)运营的深圳蛇口自媒体平台,英文书写的本地化社区信息映入眼帘。
“来了就是深圳人。”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广场的办公室里,美国人加里对深圳近来的“新鲜事儿”如数家珍,他所运营的平台联合本地商业机构、合作伙伴等搜集整理生活资讯,为深圳蛇口超过1万名外籍人士提供生活便利,受到好评。
40多年前,改革开放“开山炮”在深圳蛇口响起。如今,这里成为自贸区,不少外企、国际学校等集聚于此,相当数量的外籍居民在这个国际化街区生活工作。
今年44岁的加里来自美国洛杉矶,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6年时我还在洛杉矶的华纳兄弟公司工作,一个同事向我推荐中国,说我应该去看看。从那时开始,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中国旅行,去了30多个城市,其中一个就是深圳。”加里说。
他与深圳的相见并非一见钟情。“实话说,第一次来深圳时并没有特别喜欢这里。因为我从洛杉矶来,对高楼大厦并没有太多新鲜感。”在朋友的建议下,加里一年后再次来到深圳,感受到这座因改革开放而兴起的城市的创新气质,以及包容的社区氛围,这使得加里“爱上这里”,并于2007年决定在深圳定居。
2011年,他曾一度去外地工作。“那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有可观的薪水。但我怀念深圳的开放包容,9个月后我又回到了这里。”加里说。
加里和妻子宋妮在办公室里查看公司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加里热衷于把深圳介绍给更多的人,并帮助他们融入这里的生活。2009年,他发现深圳当时有百余座公园,于是专门编写了一本导游手册,介绍深圳的公园。“深圳在保持自然环境和美丽绿化的同时,发展速度和建设成果令人惊叹。”
在“创新之城”深圳,热爱尝试的他心中的创业之火越烧越旺。有一次,他被问到哪里可以看“超级碗”橄榄球比赛,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他产生了新的想法,2014年加里和中国妻子宋妮开始搭建蛇口本地的自媒体平台,从到哪里看比赛,到汉堡、披萨等美食的测评介绍,他帮助外国人找到更多休闲娱乐的地方。
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介绍,开始翻译一些外国人可能感兴趣的新闻故事,让他们更多了解这里的新鲜事儿。
自己的创业项目顺风顺水,但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不少外国朋友的餐厅生意受到影响,让加里忧心不已。与此同时,一些外籍居民在居家隔离期间吃饭也遇到难题,不少人因为语言、使用习惯等因素,不太会用中国较流行的外卖平台。
“何不研发一个匹配外国人和外国餐厅的外卖平台?”
有了这个点子,加里开始“二次创业”。投资数万美元,加里开发了支持中文、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7国语言的外卖平台,合作餐厅已超百家。一步一个脚印,“小而美”的社区平台正在逐步完善。
“在深圳,一旦你在这里安家,你就是一个深圳人,你不是局外人。”加里说,他居住的地方在蛇口,那里是改革开放的起点,而现在蛇口有很棒的国际交流。“深圳是我们的家,每个家人都会一起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一座更加伟大的、令人惊叹的城市。”
编辑 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