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声起,青春未央,扬帆起航,续写华章。又是一年毕业季,6月28日上午,汕头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暨颁奖礼在汕头大学桑浦山校区举行。约4500名毕业生(49名博士毕业生、1524名硕士毕业生和2922名本科毕业生)整装待发,备齐了专业学识与人生体悟,满怀着青春活力与未来梦想,从汕大扬帆起航。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执行校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王泉,纪委书记冯兴雷,副校长喻洪、陈敏、刘文华、胡忠,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汕头大学医学院顾问罗敏洁博士,主礼嘉宾陈平原教授,毕业生家长代表及2024届毕业生出席典礼。
校长寄语:山海情、汕大谊,I believe,I can!
毕业典礼上,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教授发表致辞。
“莫愁前路无知己、尚有汕大英雄在。”郝志峰介绍,目前,汕大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临床医学全球排名进入前2.4‰,新增土木博士点,新成立数计学院,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TISC中心及多个科研平台。而这一系列成就,离不开汕大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展现青春作为。“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今年毕业的同学们见证了东海岸校区的拔地而起,在无数个日夜里山海相聚、跨越整个汕头往返学习。难忘的四年,再过20年,我们又相会,回想今日,我们自豪地说:‘伟大的祖国,有汕大、有汕大人!’”郝志峰说。
“渊渊知识之海,汕大陪你们一同做事做人;延绵智慧之山,汕大指引你们再攀新高峰。”郝志峰祝福毕业生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未来的旅途上‘一路生花’,更有勇气、更自由地探索世界的“天高地厚”。讲话的最后,郝志峰勉励毕业生们活出生命的光彩,汕头大学永远牵挂着大家,永远是汕大人的温暖港湾。“奉献一生,方显承先启后;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新汕大,向未来,冲A,冲一流,汕大人,we believe, we can be more excellent!”
主礼嘉宾陈平原:磨炼意志与本领成就一番事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毕业典礼,汕头大学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教授莅临现场,为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分享关于人生的体会与领悟。
“送即将走出校门的同学们一个字,那就是‘磨’——磨合、磨蚀、磨砺的‘磨’。”陈平原教授将多年的经验和阅历凝成一字,向毕业生们讲述着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未来。“由必不可少的‘磨合’、九曲十八弯的‘磨蚀’、艰难前行的‘磨砺’,再到昂首向天、特立独行的‘自在’与‘不磨’,那是一场艰难的跋涉,也是精神蜕变的过程。”陈平原教授鼓舞汕大学子勇敢面对校园与社会的差异,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与本领,最终宝剑出鞘,成就一番事业。“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陈平原教授引用了潮汕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的一句五律,祝愿毕业生们达成更高的境界,走向光明灿烂的未来。
获奖师生感言:心中勇毅,肩上担当
纪委冯兴雷书记宣布“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获奖名单,陈平原教授为获得卓越教学奖代表教师理学院孙泽伟副教授颁奖。喻洪副校长宣布“汕头大学奖章”获奖名单,罗敏洁博士为汕头大学奖章获得者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姜永赫同学颁奖。
“人生的道路犹如一次远航,而大学生活则是这段航程中最为风光旖旎的一段。”面对着即将毕业的汕大学子,孙泽伟回顾着同学们在汕大学习和探索的历程,向同学们送上了期许与祝福。身为师长,孙泽伟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坚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培养起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坚守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当好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无论未来走到哪里,我都将记得要做一个‘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汕大人。”汕大奖章获得者姜永赫回忆着在汕大求学的四年时光,向学校和师长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姜永赫认为,他取得的各项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栽培和激励,离不开师长的付出和教诲,离不开同窗的陪伴和助力。
在2024届毕业生中,我校目前共有16名同学拟入选西部计划,4名同学拟入选山区计划,143名同学报名“三支一扶”计划,他们响应时代的号召,在汕大青年中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时代旋律。本届毕业典礼上,学校举行汕头大学参加西部(山区)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出征仪式,期盼同学们在西部、在基层、在人民群众中挥洒创造才能、培育家国情怀、实现远大抱负,在青春的底色中挥洒汗水,在祖国的建设中挺膺担当。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