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远眺。
6月27日,深中通道通车运营新闻通气会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深中通道项目通车仪式将在6月30日上午举行,当日下午3点,深中通道项目正式通车试运营。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会上,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张长亮透露,深中通道各项机电、通讯等设备设施已完成调试,路政员、工程养护队伍、路网信息中心队伍都已经就位。
与此同时,这条通道开通后,南沙经万顷沙互通立交到深圳的时间将压缩至半小时以内,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车程将缩短到15分钟内;而深圳到江门的交通时间将从2个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以内。
通气会当天,晶报记者从中山出发,踏上深中通道,提前探营。
高塔耸入云端,人工岛屹立海上,桥梁若游龙飞动,黑色的沥青路面油润发亮,各种交通标识清晰指引……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起自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向西跨越伶仃洋海域,通过万顷沙互通与南中高速连接,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与中开高速对接。
记者在深中隧道看到,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上岗”,长6.8公里的隧道里共有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南、北行车洞平均每1.2公里就布有一台。据了解,这些小小机器人不仅承担着隧道交通环境和机电设备日常巡检工作,还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接受控制中心远程指令赶赴现场,实时监控、传递数据,并通过自带扬声器进行疏导。
在隧道两侧,可智能调节的全彩景观灯带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色。发生紧急事件时,灯带由近至远分段显示红、黄、绿色,能够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驶出隧道,便抵达“海上风筝”——深中通道西人工岛,也是桥梁隧道交通转换的重要枢纽。人工岛长625米,南北最宽465米,面积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如果从空中向下俯瞰,宛如鲲鹏展翅般,停于海面。通车后,社会车辆暂时还不能随意进入西人工岛,待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后将及时发布预约参观方式。
从西人工岛出发往西,来到主跨1666米的深中大桥。记者目之所及,可变情报板、路牌、路灯、护栏、地面标识已全部完成。大桥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在深中通道10项“世界之最”中,深中大桥就囊括4项。
同时,依托广东交通集团数字底图及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基础及地图引擎功能,深中通道积极推进国内首条包含路网感知、预测预警等功能在内的路网级的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包括交通智慧管控、出行智慧服务、设备智慧运维、应急智慧响应四大应用体系),将提升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的车辆通行能力,同时为公众往来珠江东岸和西岸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并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