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今世界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即将开通。
超级工程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是关于人、产业、期待等诸多动人故事。比如,有人为了一个人,等着一座桥,买了一辆车;有人为这座桥拍了6年照片积累了几百张照片;有人雄心勃勃跨江而来,寻找一个新的投资。
一桥飞架,不仅是打通珠江东西岸的“任督二脉”,也有万象纷呈的人间。《深中故事》栏目关注的,正是大湾之上、大桥之间,人的相互交错和因缘际会。
当深中通道开通进入倒计时,家住宝安区航城街道领秀花园的袁宏明特别高兴。
领秀花园是航城辖区内距离深中通道最近的居民住宅之一,从袁宏明的家中就可以直接看到深中通道。从2018年开始,他一直坚持拍照记录着这个家门口的“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
袁宏明今年70岁,在部队退役转业来到深圳工作,退休后又搬进了航城生活。2017年,他和家人搬入领秀花园,2018年10月,他惊喜地发现,在家就可以看到深中通道建设现场,于是赶紧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时刻。
袁宏明记录的深中通道早期建设的场景
“小区旁边就是深中通道侧接线,距离很近,天气好的时候在家里还可以看到深中通道的全貌。”袁宏明说,几年时间看着深中通道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建设起来,感到特别自豪。为了更好地看清、拍摄到好照片,他还特意买了一台望远镜,架在观察视野最好的卧室窗户边。
从2018年深中通道建设到航城区域起,每到关键建设节点,袁宏明就会拍下照片,并做成对比图发在朋友圈。“我打算等深圳通道建成通车后,把照片集合起来做一张长篇图片。”袁宏明说。
零丁洋里叹零丁——说起家门口的道路建设,他的感触很深,“上世纪80年代,开着车从宝安去中山,要先去虎门,然后从虎门坐轮渡才能过去。办完事,轮渡停了回不来了,还要在中山或者广州住一晚,第二天才能赶回来。”后来,高速公路建起来,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相继开通,袁宏明特地计算过,从宝安上高速过大桥到中山,不塞车需要1个小时20分钟。
“现在,家门口出来就是内环路,几分钟就可以开车上深中通道,等到道路开通,我一定要带着家人一起走一走。”袁宏明开心地说。
海上看深中通道
“零丁洋里叹零丁,如今这个叹,是感叹更是赞叹啊!”在深中通道附近的海面上,中山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刘妍开心地说。日前,她和6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和大湾区城市融媒体中心百余名记者登上海上彩虹号,从海上看深中通道,近距离感受这座世纪工程的独特魅力。
站在游轮上眺望,不远处可见深中通道宛若一条巨龙盘旋在伶仃洋之上,呈菱形的西人工岛,像一只飞在伶仃洋海面上的巨型风筝。“海中看大前海片区,感觉到这里发展得特别快,是深圳速度的缩影。第一次从海上看深中通道十分震撼,期待这项世纪工程推动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刘妍说。
《大湾区晨曦》。李新旺拍摄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