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好时节。不少市民产生疑问:什么是冬病,为什么要夏治?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据坪山区中心医院院部社康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冬病夏治理念源自《黄帝内经》,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利用夏日阳气最盛,特别是三伏天期间,人体阳气充沛、毛孔疏松的有利时机,采用温热疗法治疗寒性病症。此法能有效驱寒、增强体质,调整身体阴阳平衡,减少冬季疾病发作,适用于慢性咳嗽、关节痛、胃炎等冬季易发疾病,实现季节性调理保健的目的。
“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之一。为此,坪山区中心医院院部社康站为大家带来“三伏贴”健康科普,让广大市民朋友进一步了解医药文化知识。
一、冬病夏治疗法之三伏贴
“三伏贴”是我们所熟知的“冬病夏治”疗法,属于中医特色治疗之一,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该方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指导思想,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起到药效、穴效的双重作用。
适应范围:
1.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咽炎、过敏性鼻炎(遇冷容易发作)。
2.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遇风寒湿发作或加重的颈、背、腰、腿、关节怕冷(怕吹空调)或疼痛等疾病
3.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4.肚子疼痛(胃脘痛或腹部)怕冷,受凉或吃生冷后疼痛发作加重或拉肚子,痛经。
5.产后后遗症(月子病):产后出现全身或局部怕冷、多关节疼痛或肚腹怕冷疼痛或抵抗力下降等。
6.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尿床。
7.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
二、三伏贴禁忌症:
1.肺部各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
2.强过敏体质者、接触性皮炎、有疮、痈等皮肤病和皮肤破损皮肤感染者。
3.孕妇和2岁以下儿童。
注意事项:
1.中医治疗讲究时令,该治疗是三伏天,每伏贴一次,其他时间疗效不确定,所以应按时贴敷。
2.贴敷期间12小时内不宜冲凉,贴敷后6小时内不洗澡,不要在空调房间内待时间过长。
3.贴敷时间:成人2-4小时;儿童1-2小时。
4.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若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可提前揭除药贴,防止灼伤皮肤形成水泡。
5.如出现水泡,不要挠,痒就拍一拍,小泡会自行吸收,大泡需找专业医生处理。
特别注意:冬病夏治疗法需由专业执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三、三伏贴贴敷时间
伏前预热
7月5日—7月14日(10天)
初伏
7月15日—7月24日(10天)
中伏
7月25日—8月03日(10天)
闰中伏
8月04日—8月13日(10天)
末伏
8月14日—8月23日(10天)
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根据时间表前往就诊。
记者:孔海茵
编辑: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