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将在坪山大剧院连演三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文/图
2024-06-26 12: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6月28日-30日,历经百场淬炼、登上过春晚舞台的舞剧《咏春》再次回到出发的地方——保利剧院院线·深圳坪山大剧院,开展三场连演,再现平凡人的追光之路。

6月28日-30日,历经百场淬炼、登上春晚舞台的舞剧《咏春》将在保利剧院院线·深圳坪山大剧院开展三场连演。

咏春,不仅仅是“咏春”

舞剧《咏春》采用了“戏中戏”的双故事线、双场景的模式。舞台上《咏春》剧组,与电影《咏春》中叶问赴香港打拼的故事并行展现、无缝切换。舞剧将目光投向90年代的片场,跟随剧中“电影剧组”的心声,深度解读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精神共振,尽心讲述这样一个致敬平凡人的英雄故事。

在舞剧《咏春》中,观众还将看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和“香云纱”。将国家级的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创新融合于舞台剧之中,由此带来两个时代的同频共振。咏春拳诞生于岭南,作为一门中国传统武术,2021年咏春拳正式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一步一拳,行云流水;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心意融合,腰马合一,是每个中国人所特有的英雄主义与文化共鸣。香云纱的染整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在质感上保持了流动的光泽和纹理,也能呈现演员在一招一式中“舞与武”的张力;同时,作为剧中一条承载人物感情的线索,来自叶问故乡的香云纱更加具备着天然的表达优势。

咏春,源自匠心打造

舞剧《咏春》由舞坛“双子星”韩真、周莉亚共同执导,作为“中国舞剧界的金字招牌”,她们在《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杜甫》《沙湾往事》后,将目光聚焦岭南,用舞蹈之魂勾画武学之魂。一部优秀的舞剧,更是集体创作的结晶。舞剧《咏春》凝聚了国内一线实力主创团队和大批优秀青年舞者。从音乐到舞美,从服装到造型,从每一个肢体动作到每一束舞台上的灯光,只为给观众呈现最震撼的全方位艺术体验。

有了顶级的主创天团,在聚光灯下,舞剧《咏春》的每位舞者,都尽心地在舞台上互见、碰撞、共鸣,共同绘就了一幅咏春“长卷”,讲好“咏春”故事。

深圳制造,再回坪山

舞剧《咏春》作为一部深圳重点打造的文化力作,与坪山可谓是渊源匪浅,早在开启首轮全国巡演前,便与坪山结缘。2022年冬,舞剧《咏春》就已在坪山大剧院进行正式面世前最后的创排合成工作,二十多天创排合成的时间里,这部中国舞剧的全新制作在这里进行着最完备的打磨。深圳出品,坪山合成,2023年3月,舞剧《咏春》迎接着万千期待,正式从深圳出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4月登台国家大剧院,9月惊艳亮相新加坡,新年伊始来到香港,连演5场,春咏香江。

武欲精通,唯从苦练。回望这段横跨一年的旅途,舞剧《咏春》已过百余场淬炼,追光的身影拂过二十多座城市。冬去春来,舞剧《咏春》再度开启新一轮巡演,6月28日-30日,回到坪山大剧院,回到这个最初打磨、合成的地方,与观众见面。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