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
深圳市民经历了一场“烤验”
6月21日至23日
全市最高气温普遍在33-35℃之间
个别地区甚至冲破36℃大关
然而,这样的酷暑天气即将缓解
深圳:雷雨又趋活跃
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减弱东退,深圳的天气将迎来一次大转折。气象部门预计,25日全天阴雨绵绵,局地累计降雨量可达暴雨级别,气温也将回落至26-31℃。值得注意的是,雨中还可能伴有8级左右的阵风,市民出行需要格外小心。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考生和家长们可以稍稍松口气。26-28日考试期间,天气将趋于稳定,以多云炎热为主,间或有短时阵雨。不过,29日起南风加大,深圳可能再次迎来一轮雷阵雨天气。
气象部门特别提醒,本轮降雨分布不均,多发生在凌晨至上午时段,市民需密切关注最新天气预报,谨防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全国:暴雨红色预警拉响,长江中下游首当其冲
与深圳的天气变化相比,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情况更为严峻。6月24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这意味着未来三天,长江中下游、江南北部等地将遭遇持续性强降雨,部分地区甚至面临特大暴雨的威胁。
自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一直笼罩在强降雨的阴霾之下。截至24日上午8时,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区域的累计降雨量已达200-400毫米,局地甚至高达713毫米。其中,湖南常德和安徽黄山地区的降雨量最为显著。
24日当天,暴雨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东北部和江西北部。江西高安站录得6小时累积降水量高达140.8毫米,长沙市更是在短短一小时内降下65.1毫米的雨量,打破了当地6月单小时降雨量的历史纪录。
如此强度的降雨已经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沙市多处出现内涝,地铁2、3号线被迫全线停运,防汛应急响应也提升至三级。更令人担忧的是,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暴雨核心区还面临着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的高风险。
气象专家分析,这次强降雨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副热带高压的长期稳定、西南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以及北方强冷空气的南下,共同造就了这场罕见的强降雨天气。
未来一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强降雨仍将持续,累计雨量可能进一步增加。气象部门建议,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做好防汛抗洪准备,重点防范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同时,公众也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尽量避免前往危险区域,确保人身安全。
(综合来源:深圳天气、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