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首部本土文化散文《黔地行记》首发式在贵州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2024-06-23 15:4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粤黔协作首本反映黔地人文的散文集《黔地行记》(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4),正式出版并于6月21日在贵州首发并举行作品分享会。作者林汉筠与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德江县文联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粤黔协作代表共同为首发式揭幕。活动现场,林汉筠还为当地图书馆、学校赠送新书。

来自粤黔两地作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线下活动,贵州工程职业学院13000余名师生通过线上云方式参加了分享会。本次活动,由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德江小组主办,由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德江县文联、德江县作家协会、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等单位共同举办。

分享研讨会上,作家、学者们围绕《黔地行记》的创作特色、创作技巧、创作背景和文献价值、现实意义、文化挖掘以及作家林汉筠的责任与担当、传承与保护、折射与呼唤的人格魅力和人文坚守等方面各抒己见。

《黔地行记》是东莞作家林汉筠,于2021年秋受派贵州铜仁参与粤黔东西部协作,挂职德江县文联副主席期间,利用工余时间,跑遍了全县22个乡镇(街道),先后到过68个行政村深入走访调研,与当地群众座谈,收集到第一手材料后,创作系列反映德江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散文精品的汇集,成为粤黔文化交流协作成果在铜仁的首创。

此外,林汉筠在短短的挂职半年时间里,用实际行动高质量完成“四个一”协作工作。积极搭建一个文艺交流协作平台。助推两地文化交流互动,组织策划十余次当地文学创作交流活动,4次组织莞铜两地文艺家交流,协助策划大型改稿会,推介打造当地网红村寨,引导“黔货出山,莞货入黔”,在“学习强国”等媒体发表莞铜协作帮扶干部的风采事迹300多篇,在当地产生的较大影响;组织了东西部协作第一个以“非遗”为主题的文艺交流活动。率德江的傩艺师、作协、摄协、书协等文艺家20余人赴东莞,开展傩戏表演及其他文艺交流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非遗技艺展演,让东莞市民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相隔1200多公里从黔地深处带来的特色土家族文化精粹;开展一场作品研讨。其历时五年创作、反映岭南历史文化散文集《岭南读碑记》研讨会在德江举行,线上线下共1.3万人参加活动,有力地促进岭南文化传播;出版了一本当地文化散文集《黔地行记》。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均认为,《黔地行记》是作家林汉筠用真情和汗水,用脚步丈量德江人文厚度与温度的结晶,是一部弥漫山水气息、饱含人文厚度、散发秘境风情的文化散文集,对东西部协作文化交流和乌江地域文化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