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推进医疗协作 国内首个“远程教学卫星诊室”落地贵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03-23 20: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全国首个“远程教学卫星诊室”,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人民医院落地。这一源自广东的技术、理念与贵州实践相结合的粤黔协作案例,有助于为中国乡村医疗体系发展提供全新参考路径。

在上级专家指导下为患者进行体察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的支持下,依托腾讯健康及生态合作伙伴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数字技术,最新落地的全国首个“远程教学卫星门诊”在都匀市人民医院投入常态化运行。该远程门诊把专家“请下来”式的义诊帮扶,升级为让专家“留下来”的常态化教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有关负责人说,相比阵发性、低频率的远程门诊,“远程教学卫星门诊”相当于把中山一院的教授门诊“搬”到了都匀,让黔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常态化看上“专家号”。同时,通过远程教学门诊、远程教学,以医教融合的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医护技术水平和临床研究能力,进而带动贵州整体医疗水平提升。

通过“远程教学卫星诊室”指导医学教学

据介绍,今年2月,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科教部和护理部组织了一场面向院内的专家远程教学,收到了来自都匀市、龙里县等贵州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报名,听课人数超过了 2 万。

黔南州城市医疗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黔南州将以“远程教学卫星门诊”为范例,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通数据壁垒,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让黔南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2年7月,由贵州省政府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形成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为中枢,通过将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品牌、技术、人才、文化“四平移”,实现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统一”,打造立足贵州、覆盖西南的临床诊疗、教学、科研中心。“远程教学卫星诊室”,是基于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采用“专用医疗设备+区块链”的数字化技术路线,并以“一键连接、逐级赋能”的临床应用方式把上级医院专家“面对面”带到基层患者身边,破解了医疗基层看病难问题,并通过实操教学助力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提升,是让群众更有“医”靠的关键一步。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