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热爱,在追光抓云的路上从不停歇,80后摄影师苏振飞的这几年与深中通道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年,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拉上自己一箱子的神秘武器,从摄影器材到无人机,他将深中通道的成长过程一一记录。镜头里的时光,摄影师眼中的“孩子”,渐渐长大,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不停在脑中“倒带”。

2022年6月27日深中通道晨光平流雾全景
2019年4月23日,因为工作的原因被邀请到深中通道拍摄,那时候的他对深中通道并没有什么概念,仅限于“一座桥”的感觉。那一天,背着三四十斤重的拍摄设备从中山马鞍岛的一个码头上船下船,跟着工人们一起坐船到深中大桥的东塔,这一个多小时的浮浮沉沉、摇摇晃晃依然记忆深刻。

湾区“调音师”
下船那瞬间,恍如进入另一个时空,四面环海的工地同时也是工人们的简易生活区,朴素又有点孤单。有的人负责刷油漆,有的负责拉缆绳……不同班组会实行轮换,因为岛上的生活确实枯燥,曾听他们笑说“这里无聊到狗也跳海去了”。即使配备了海上篮球场、电影院等,但工程项目的建设者常常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离家的孤独。深中大桥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熬下来的精致。苏振飞说,每次,坐在他们的身边,站在他们的旁边,拍下他们工作时认真的侧脸,细心的动作,总被他们的朴实和敬业一次次地震撼和感动。渐渐地,也觉得自己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西人工岛成长记:从2019年到2024年,一年更比一年美
从最初的“责任”,到如今的“执着”,苏振飞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是他第一次参与重大交通工程的拍摄,与以往拍摄的地产项目、纪录片项目截然不同。随着一次次参与重大节点的施工建设,在汪洋大海中感受中国建筑之伟大,他开始为参与这项世纪工程而感到庆幸与自豪,为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而兴奋不已。
2023年6月11日8时,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终接头顺利推出,实现与东侧E24管节精准对接。8万吨沉管内海底推出“巨型抽屉”,这是深中通道项目一大世界创举,超级吸睛。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采用的整体预制水下管内推出式最终接头,是世界首创的全新结构装置,将最终接头与最后一节沉管(E23)一同制造,推出段放置在管节对接端的扩大端内,与最后一节沉管一并浮运沉放,待最后管节标准段与已安装管节完成对接并确认姿态合适后,推出段就像一个巨型的抽屉内盒(长5.1*宽46*高9.75米,重1600吨),利用千斤顶将推出段(抽屉)从一侧推出,与E24管节的端钢壳完成对接。

2023年7月15日深中通道的穿云视觉的深中大桥,远处是深圳天际线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苏振飞足足守了72个小时,跟着最后一节“巨无霸”在浮运安装一体船上浮沉,然后与最终接头实现对接。这中间他仅仅休息了不足4个小时。在这期间,他见识各种狂风暴雨天气,可遇不可求的美丽画面稍瞬即逝,幸运的是“遇到了,抓到了”。
坐着津安一号,跟随最后一节沉管与最终接头出坞并开始浮运的途中,苏振飞在经过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和西人工岛——沉管隧道上方时,拍下了“新老工程的相遇”这张照片,这是他为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留下的第一张合影。

新老工程的相遇
浮运的路上,雨一直下,这让追光的摄影师有点失落。然而,等到快天黑的时候,天边突然出现一片火烧云,越烧越旺,苏振飞立马飞出无人机,拍下了深中通道最后一个重要节点的火烧云。他说,“这片火烧云出现的概率之低,超乎想象,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场景,可遇不可求,我抓到了!”
过了两个月左右,8月7日,苏振飞第一次进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拍摄。他说:“在海底双向八车道的隧道里,最终接头抽屉式推出技术是世界首创,从0到1没有任何案例能借鉴,必须也只能够现场亲眼观摩,才能直观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带着设备走进这个伸开双臂即可触壁的狭小空间,记录下工匠们如何在尘土飞扬、火花四溅中焊接着事先放好的钢板。虽然通风措施已经做得很不错,但是待了十分钟,苏振飞就受不了,跑出来时一边慨叹:“焊接工匠们确实非常非常不容易,常人难以想象的累!”

2023年8月7日在,已经沉放对接完的最终接头内
最近的这些天,每天开着车在深中通道上来来回回地追着不一样的“天路”,站在深中大桥上认认真真地看着蜿蜒在浩瀚伶仃洋上的“巨龙”,苏振飞更加理解“摄影就是记录历史”的真正含义。“看着深中通道在我的镜头中逐渐成型,我感到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更第一次感到一种不可言说的震撼!”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全面展现出深中通道的历史且具有艺术画面感,并且又不缺少建设者温情的一面。
未来,苏振飞也许不会一直从事摄影工作,对他来说,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当每件工作做到自己的极致,他更愿意换一个赛道继续追逐,追逐不一样的光。他说,“就好像每天四点钟起床的坚持,有人说是执着的坚持,而我只是不想有错过的遗憾,在追到不一样的光,成就不一样的自己,知道自己原来拥有可以这样的成功。”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苏振飞拍摄)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这个知识你知道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