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深圳市眼科医院小儿眼底病检查室传来一阵有力的哭声。这是肉肉眼底手术后的第一次复查。
早产儿一出生,各器官就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眼底通常是最后一关。而胎龄仅21周零4天的超早产儿肉肉,不仅是目前全国最小胎龄的早产儿,更是一出生就挑战了人类的存活极限(世界纪录是21周零1天)。他的眼底恢复情况如何?他能否闯过眼底关?肉肉和家人、医护团队一起努力,打造了一个奇迹。
医患合力挑战生命极限
肉肉是父母祈求了6年才等来的第一个宝宝。但肉肉真正到来时,情况却不那么美妙。
2023年10月12日,怀孕20周的肉肉妈下腹坠痛,面临随时早产的危险。由于肉肉妈宫内感染指标过高,如果执意保胎,可能面临大人和小孩都保不住的局面,但肉肉妈毅然选择坚持,为了那个尚未谋面的孩子,她愿意承受一切。
胎龄仅21周零4天的时候,肉肉“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如此小的存活记录,即使是国外也屈指可数,肉肉能活下来的机会“接近于0”。
肺部、脑部、全身感染……出生后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每个难题单拎出来都是威胁生命的存在。为了摆脱死神的纠缠,肉肉在保温箱“升级打怪”,医生团队在制订精细诊疗计划、搭建“生命通道”,密切监测肉肉细微的变化。
庆幸的是,虽然艰难,肉肉的指标总归是一路向好。
摆脱死神纠缠,又迎眼疾挑战
在他出生后第89天的一次眼底筛查检查中,医生查出了导致全球儿童盲的主要疾病之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ROP是全球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加以干预,病情会迅速发展导致失明”。院方通报的这个消息对于肉肉的父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幸运的是,深圳市眼科医院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联手开展了ROP筛查合作。肉肉出生后,医生们会定期检查、密切监测肉肉的眼底,让病情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早在2003年,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教授带领团队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ROP筛查、防治工作,填补深圳市ROP的规范筛查与综合治疗的空白,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了“深圳市ROP防治合作联盟”,开创了国内特有的“深圳地区ROP防治模式”,也挽救了无数深圳早产儿宝宝的视力。
发现肉肉眼部病变进一步发展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请来了深圳市眼科医院张国明教授团队一起会诊。眼科专家安抚肉肉妈,这是很多早产宝宝都要经历的关卡。
人类眼球最里面有一层壁,眼底壁上有一个地方叫视盘,神经血管从这里开始发育。当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神经血管就开始发育,往前生长。
正常足月儿的眼底,眼底血管会像一棵小树,慢慢发育到视网膜周边,而早产儿还没等到血管生长发育完成就出来了。
外界环境有明显差异,养分远不如腹中均衡,所以早产儿的眼球停止了发育。加上肺部发育的不完全,呼吸不好,早产儿体内缺血缺氧,眼球便形成了病变。
早产、低体重低胎龄、长期吸氧是ROP发生的三大重要因素,当三个“指标”全部拉满,肉肉也成为了ROP必然光顾的对象。
1月18日,深圳市眼科医院张国明教授团队的陈懿医生为肉肉进行了眼底激光治疗。由于出生胎龄过小,肉肉的眼球比一般早产儿还小,给肉肉眼底打激光,一厘一毫都马虎不得。
在大家的努力下,治疗顺利完成,暂时“锁住”了偷偷溜走的光明,但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肉肉眼底争不争气。
在重症监护室住满143天后,小肉肉终于拿到了“通行证”。再到深圳市眼科医院复查时,眼科医生和护士也为肉肉的“蜕变”喝彩!
肉肉是大家的小英雄
只有肉肉妈眉头紧皱,害怕因无法承担费用而影响肉肉眼睛的治疗。
早产儿前期的住院花费无疑是一笔巨款,很多早产儿家庭在闯关到最后时,已花光了所有积蓄。经济困难同样也成为了肉肉闯关后的又一难题,护士看出肉肉妈的顾虑后,很快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护士的介绍下,肉肉妈得知,深圳市眼科医院联合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专门为ROP宝宝设立了一个公益项目。这意味着肉肉的眼疾从筛查到治疗的费用基本上都能报销。
检查室的门一打开,肉肉停止了哭闹,乖巧地窝在护士怀里。医生的话也让大家松了一口气:“肉肉很争气,尽管出生早、个子小,但眼睛情况控制得很好。”
早产并不是肉肉的初衷,勇敢的小肉肉也奋力地对抗命运的捉弄,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医院成为了肉肉最常去的地方,肉肉坚持定期随访、追视训练。
尽管出生要比其他小朋友早,他却是让妈妈省心的懂事小宝宝。“小肉肉很乖,晚上不太哭闹,每一次随诊、复查,医生都夸他很配合!一点儿也不像是早产的宝宝。”
聊起这段艰难的治疗历程,肉肉妈发出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她在社交媒体将肉肉的成长点滴记录下来,也用肉肉的经历鼓励每一个“早到天使”的家庭。
如今,肉肉早已长成妈妈期待中的“肉肉”的样子,肥嘟嘟的小脸,爱眨巴眼睛。出门还偶尔会有人认出这个当初出生时只有巴掌大的宝宝。他喜欢笑,喜欢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
在家人和医护团队的坚持和守护下,他茁壮成长,成为了这个家庭的小太阳,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小英雄。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