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7日宣布,进行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50%,与此前持平。此外,17日进行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与此前持平。由于当日有2370亿元1年期MLF到期,这意味着央行缩量续作MLF。由于MLF利率维持不变,本月LPR利率也可能维持不变。
展望未来货币政策,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表示,从5月社融数据来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存,政策重心已转向稳地产、稳需求、促改革,加杠杆、稳地产是关键,具体到货币端,宽松还是大方向,大概率还会降准降息。
中金公司固收指出,5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尤其是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少增,M1和M2同比增速下滑,货币金融数据显示短期实体经济仍然偏弱。在实体融资需求不足而实际利率偏高的背景下,降低名义利率或仍是重要的政策选项,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宽松,下半年货币放松节奏或明显加快,届时债券收益率下行空间或明显打开。
央行上周末公布的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前5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今年以来我国利率水平继续保持稳中有降态势。数据显示,5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1%,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64%,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53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央行主管媒体中国金融时报17日发文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利率下调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部约束。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说,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从内部看,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从外部看,人民币汇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