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青年戏剧季“戏剧展”热展,百年戏剧呈现青春力量!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4-06-15 17:5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百多年前的青年戏剧人是如何编排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戏剧呢?近日,第二届深圳湾区青年戏剧季联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呈现了“青年·青春”——“戏剧展”沉浸式展出,以实景情境空间赋能湾区戏剧季,以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带来的权威、翔实材料影响戏剧青年;带领青年戏剧人和观众在展区空间里,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百年戏剧之旅,彰显百年青春力量、接续奋斗的文化自信。

展览从中国第一家剧院“兰心剧院”出发,到1907年李叔同先生的“春柳社”出演新剧《茶花女》,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老舍先生的《龙须沟》,最后到2023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觉醒年代》结束,横跨150多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中国话剧史,让众多青年戏剧人、观众感叹:走近那些青年戏剧的故事,听到来自青春的呐喊,更坚定了要为中国式、新时代编创、演绎优秀戏剧作品挺膺担当的决心。

“青年·青春”——“戏剧展”沉浸式展出,是当下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所作出的一项全新尝试,也是戏剧季的升华。

实景情境空间打破传统单一单向的文化输出模式,利用剧场无遮挡空间进行卷轴陈列,用无展馆、无约束的灵活动向演绎式呈现,让观众在空间实景式、沉浸式体验与戏剧艺术同行,彰显百年青春力量。这一段旅程中,剧场故事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与百年前的青年,展开一次关于理想、关于使命、关于未来的跨时空对话,也让戏剧青年、观众更深切感受戏剧行业民族英雄的精神,得到灵魂深度的洗礼。

中国戏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背后每一代戏剧前辈倾力支持。“青年·青春”——“戏剧展”旨在不说教、看戏剧,让当下青年戏剧人都知道:每一代戏剧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承上启下,带着大师的光环,为经典注入更多的新生力量,让新时代中国戏剧焕发光彩。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