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以下简称“罗湖管理局”)与莲南小学联合制作“罗湖少年说”微视频,寻访美丽中国“罗湖样板”,为罗湖生态建设事业注入新生力量。
罗湖区位于深圳市中南部,总面积78.79平方公里,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山水相融城如画”的生态格局,辖区内的“三山四湖一库”是罗湖耀眼的生态名片。
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一个建成区,罗湖区肩负着“特区长子”的责任担当。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诞生了土地拍卖第一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外资银行等多项“中国第一”,曾是“深圳速度”和“深圳高度”的代名词。历经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罗湖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华丽蜕变的同时,坚守半城山水,用心打造美丽中国“罗湖样板”。
守住山脊翠脉,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罗湖区是深圳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城区之一,陆域生态保护重要区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域总面积的36%。辖区内的梧桐山、布心山、银湖山三山交辉,是深圳市“山海连城计划”中的重要组成,位于罗湖区东部的深圳第一峰梧桐山,海拔943.7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3.91%,是深圳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深圳市“山海连城计划”山脊翠脉上最精彩的段落,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形象地喻为“深圳绿肺”。
梧桐山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野生动植物的庇护地和资源库之一,现有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51种,高等植物1924种,倭蜂猴、小灵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新居种群记录增加,本土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达到30种,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春之杜鹃艳满梧桐山豆腐头 作者:夏智航
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独特山林和生物多样性优势,罗湖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深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梧桐山景观旅游、花展观赏等为锚点,突出景观营造和生态修复,通过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将“城市疤痕”变身仙桐体育公园,积极发展超大城市山林生态旅游;推动生态与文化、旅游结合,以花会客打造“梧桐山+杜鹃花”生态文化文旅品牌、引入梧桐山音乐会新IP,开发了“毛棉杜鹃花,生活万象家”等路线,打造“云巴”旅游线,拓展低空经济新业态;先后落地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国家蕨类植物种质迁地保存中心,聚焦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途径,通过“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以花兴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大湾区城市交流合作、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带动花卉产业发展。
呵护河湖水网,打好安全发展+生态惠民组合拳
罗湖区水网密布,仙湖、东湖、洪湖、银湖四湖相映,在梧桐山河碧道、正坑水碧道等滨水空间的串连下,动静相宜的深潭浅滩如同绿色绸缎上散落的明珠。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当属“深港两地的大水缸”——深圳水库。
深圳水库位于罗湖区中部,承担着香港特别行政区70%和深圳经济特区50%的供水任务。罗湖区用心守护深圳水库周边自然生态和水库水质,将30.39平方公里的水源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列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让一泓碧水润泽深港两地。
肩负着“一库碧水永续供港”的重大政治责任,罗湖区构建了深圳水库守护“四张网”:创新保护机制,织密深圳水库制度保障网,创新成立水库水源地保护大联盟,建立常态化巡查和动态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生态提质,织牢深圳水库水质安全网,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入库支流河渠管养,建成全国首个水质水量双监控系统;推动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织强深圳水库生态发展网,实施大望社区、梧桐山社区10个自然村综合治理,推动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建设纳入全市重点区域,构建深圳市最集聚、规模最大的露营地集群;聚力生态惠民,织细深圳水库亲水互动网,完成30多公里环库郊野绿道碧道建设,建成3个公园草地露营地,建立深港共护的磋商和交流制度。
自1965年建成以来,深圳水库水质不断提升,常年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累计对港供水超291亿立方米,成为连通深港的“生命线”,为深港繁荣发展和经济腾飞保驾护航,同时周边生态持续向好,环库绿道碧道串联梧桐山生态资源,织成了山水融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已然成为罗湖区最美风景线之一。
捍卫城市生态,攻坚高密度城区污染防治高地
作为深圳最早建成的高密度城区,面对城市餐饮油烟、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罗湖管理局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和“利剑”等专项行动,以生态文明考核为抓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真正做到了“青山常在、秀水长流、空气常新”。
在黄贝空气监测站,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已实现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第一时间反馈空气异常情况,是当之无愧的“生态哨兵”。在罗湖区,这样的实时空气监测站共有10座,为罗湖区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引。截至目前,罗湖区PM2.5浓度为17.5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AQI)为97.4%。
莲南小学学生参观黄贝空气监测站
罗湖管理局坚持“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让“罗湖蓝”成为常态,强化细微颗粒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开展VOCs和NOx季度滚动更新核算;以“油烟浓度在线监控+精细化管理”组合式监管,落实餐饮油烟“四个全面”措施;持续落实“交警拦车、环保检测”联合执法模式,对柴油车、异地车开展路检路查,严格查处污染物排放不合格车辆;做好工地扬尘管控工作,监管落实“7个100%”扬尘防治措施,及时响应启动大气污染强化减排。截至目前,罗湖管理局累计现场检查餐饮油烟企业134家,中大型餐饮企业、机关单位食堂和学校食堂安装油烟在线监控900余台;联合罗湖区交警大队、深圳市计量院开展联合检查15次,检查车辆126台;全区巡查工地7727家(次),出动人数18112人(次),其中罗湖管理局组织巡查工地5323家(次),出动人数11791人(次)。
多年来,罗湖区已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时代·中国最美生态宜居名城、新时代·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区、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等荣誉称号。下一步,罗湖区将继续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稳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加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擦亮绿美罗湖的生态底色,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罗湖样板”。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1口述岁月•福田——Luca Baroli:我爱深圳华强北,我爱福田“红马甲”
2张灯结彩迎“双节”,深圳社区小区精心装扮“中国红”
3口述岁月·福田——何建佳:躬耕福田二十年,矢志不渝写春秋
4沸腾之夜!这场重磅电影音乐晚会,霸屏热搜→
5国庆期间深中通道将迎拥堵高峰,这份假期避堵指南请收好
6连嗨18天!华强北进入“机器人时间”!全球机器人选品中心启动招募
7极克雷达|AI圈“宫斗戏”开演:xAI起诉OpenAI挖角,马斯克团队爆发内讧?
8“湾区升明月”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62岁叶童首次跨界做主持
9连续三年亮相“湾区升明月”!肖战自带乐队演唱《整晚的音乐》,现场燃炸了!
10法律“玲”距离 | 喜马拉雅不需要烟花秀 道歉远远不够,环境补偿更为重要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01:33
民乐湖畔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