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传承发扬艰苦奋斗和爱国主义精神。9月3日, “‘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系列活动在韶关、梅州、清远、云浮四市举行。在韶关主场活动上,广州交响乐团发布了《马思聪作品集》。
活动的主会场设在韶关市浈江区犁市镇大村村和乐昌市坪石镇管埠村。上午10时,韶关大村主会场活动率先拉开帷幕。活动上,广东省话剧院、广州交响乐团和韶关学院演出团队共同完成了文艺表演,节目大都选自曾在韶关教学、工作先贤的佳作,如《迁韶校中书事十首》出自“岭南才女”冼玉清,记述作者岭南大学抗战期间搬迁到粤北韶关大村艰苦办学的个人生活和生命体验。
下午,与会人员移师韶关乐昌坪石管埠主会场,在韶关市政府和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简短致辞后,举办了《马思聪作品集》首发及唱片捐赠仪式。据悉,这张专辑是广州交响乐团为纪念马思聪先生、挖掘传播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专门录制的,专辑曲目包括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思乡曲》。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选择在马思聪《第一交响曲》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诞生地——韶关进行唱片首发意义非凡。”
此外,管埠主会场还举行了马思聪、王慕理夫妇雕像揭幕仪式以及简短的文艺表演。广州交响乐团副团长张毅在当年马思聪、许幸之经常散步谈艺的“诗音漫道”上,演奏了马思聪的《思乡曲》,用实际行动,追忆广东前辈音乐家,用音符唤醒一代人心中的红色基因。
活动当天,在梅州、清远、云浮等地分会场还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实际行动致敬先辈,传承历史。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系列活动能进一步加强对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宣传,推动华南教育历史研学游径的打造,引导广大学子走进研学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希望通过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项目的持续推进,带动周边的乡村发展,助力广东省粤北地区乡村振兴工作发展,为广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