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竣工
深圳现有高校达17所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丨顺利竣工
广深沿江高速二期竣工
将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连接深中通道、机荷高速、广深高速、宝安国际机场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部门获悉,备受关注的广深沿江高速二期工程已于近日顺利竣工验收。广深沿江高速二期工程位于宝安区,包括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和国际会展中心互通立交两部分。详情>>>
近日,广深沿江高速二期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叶振峰 摄
丨产业名片
瞄准新一代高性能整车平台
深圳再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专项扶持计划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20+8”重点产业的决策部署,激发全产业链企业生产投资积极性,规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扶持计划的组织实施,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发布,将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汽车电子认证项目、产业化项目等展开专项扶持,提高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助推深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莫荣宝 摄
丨明起报名
深圳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明起报名
初三的同学们注意了,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获悉,2024年深圳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报名将于14日开始,符合条件的考生可报名参加1所学校的自主招生,专项考核时间统一安排在6月30日进行。详情>>>
丨深铁调图
深铁15日起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记者从深圳铁路获悉,自6月15日零时起,深圳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本次调图,基于铁路线路的不断优化,结合旅客出行实际,进一步提升深圳铁路的运输能力,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详情>>>
丨高校版图
深圳已有17所高校
44个学科ESI排名前1% 南科大进入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前50名
日前,深圳高校版图又迎来新成员,经过近6年筹建,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随着深圳理工大学的正式“去筹”,深圳的高校数量已达到17所。特别是近年来,深圳抢抓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机遇,加快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坚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并重,近10年新建高校9所之多,且有4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之路。详情>>>
深圳理工大学。学校供图
丨人大视窗
改革发展重大平台和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是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重头戏
以工作专班推进河套立法
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计划近日正式公布。根据计划,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安排拟新提交审议项目5件,继续审议项目8件,预备项目11件。其中,前海、河套等深圳新时期改革发展重大平台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领域都是今年立法的“重头戏”。详情>>>
丨率先开展
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ESG能力建设标准探索
今年以来,国内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中国企业的ESG信息披露进程加速向前推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通过制定和实施ESG地方标准,不仅能为企业赋能,推动其内建ESG体系,实现外部合规,更能够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先行先试的蓝图。详情>>>
丨古今融合
年轻人爱过传统节日 国风古韵成“流量密码”
仲夏夜的深圳弥漫传统中国风
近年来国风古韵已然成为“流量密码”,尤其是作为“活态”的传统节日激荡起新的时代浪花,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和传播力不断增强,深受年轻人青睐,这背后折射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详情>>>
“国风汉韵——探画寻花艺游会”美术馆之夜,年轻人身着汉服欣赏国画。 关山月美术馆供图
丨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
截至6月11日,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今年查验出入境人员已突破1亿人次,占全国总量约40%,日均查验出入境人员61.4万人次,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详情>>>
深圳晚报
深圳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上榜“中国最美星空”
近日,“寻找中国最美星空·2023年度推荐星空目的地案例”揭晓。“广东深圳大鹏新区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位于名单之中。详情>>>
晶报
深圳:自然教育与城市共生
在钢筋森林的缝隙间,深圳悄然孕育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洲。这里,自然与城市和谐共舞。从孩童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到成人心中涌动的环保情愫;从市民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再到专业团队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深圳的自然教育正以多元化的形式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详情>>>
编辑 欧阳晨煜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