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离手”引发“电量焦虑”,由此共享充电宝“遍地开花”。但是,系列乱象正在丛生,相关投诉纠纷也日渐增长。记者6月11日从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获悉,今年以来,粤消委会以及广州、深圳两市消委会受理共享充电宝消费投诉2855件。其近期开展的共享充电宝消费体察结果显示,各品牌充电宝充电效率差异大。
据介绍,本次体察活动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广州、深圳人流量较大的消费场所进行随机体察,对象涉及“街电”“美团充电宝”“怪兽充电”“小电”“搜电”“倍电”“来电”“醒电”“闪葱”“悦快闪充”“电饱饱”等11个品牌,共完成有效样本69个,发现“好借难还”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如位置定位不准、无法找到显示的门店、门店信息与实际地址存在冲突等。
从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来看,所有品牌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其中8个样本(占比11.6%)问题较为突出,甚至有一定安全风险。从充电效率来看,各品牌样本于体察员手机充电15分钟,增加电量从3%到22%不等。总体而言,“电饱饱”“街电”“闪葱”“搜电”“小电”“悦快闪充”等表现较好。
然而,号称“快充”的“闪葱”有1个样本充电15分钟仅增加电量6%、“电饱饱”有1个样本充电15分钟仅增加电量3%。围绕使用体验,本次体察发现,“街电”“美团充电宝”“怪兽充电”等小程序操作时弹窗广告过多,会对用户造成干扰和不便。
在计费标准方面,各品牌虽都做到明码标价且免收押金,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此次体察中所有品牌,35个样本(占比50.7%)均采取“不足1小时按1小时收费”的计费方式“电饱饱”“怪兽充电”和“来电”等3个品牌5个样本(占比7.2%)未设置免费时长,导致消费者在因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充电的情况下依然被收费。
记者了解到,“街电”“美团”“怪兽充电”“搜电”“小电”“电饱饱”“来电”“闪葱”等8个品牌的小程序里没有客服电话,消费者有问题只能通过小程序与线上客服沟通。其中,“怪兽充电”的机器人客服理解力有限,无法给出有效答复;“来电”连机器客服都没有,只能提交问题后长时间等待回复;“街电”虽有人工客服,但服务水平不高,对体察员的问题答非所问。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共享充电宝放置环境差、管理不到位。如,部分品牌柜机摆放在露天场地,且不同品牌的机子线路外露混乱在一起,不仅让消费者使用体验不佳,还有可能会在雨天发生漏电等安全风险,涉及的品牌有“美团充电宝”“街电”“怪兽充电”等。
其他不合理情形亦有发生。一些品牌如“街电”“怪兽充电”“醒电”“小电”等,规定新用户需授权或同意用户条款后,才能查看计费标准;一些品牌如“街电”,在归还结算时,存在默认勾选购买“超时关怀服务”。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指出,这些做法不合理且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