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通港大道全线通车
深圳供电业务可在社区办理啦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丨深圳力量
深圳: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自省“百千万工程”部署以来,深圳紧紧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安排,担重任,挑大梁,当尖兵,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在开局之年即交出亮眼成绩单。详情>>>
奏响“海洋牧歌” 共建“蓝色粮仓”
广东湛江,这座集红树林保护、海洋牧场建设与文旅发展于一体的海滨城市,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宝贵经验。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一个更加生态、更加繁荣、更加美丽的湛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详情>>>
湛江湾实验室园区。受访者供图
丨全线通车
深汕通港大道全线通车
无缝连接小漠国际物流港、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生态环境产业园
近日,深汕特别合作区迎来交通建设的里程碑——通港大道全线通车。通港大道全长12.7公里,新开通的北段交通主干道为10.6公里,设有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莫荣宝 摄
丨首批入选
深圳入选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
近日,商务部官网发布“2024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评审结果公示”,拟将深圳等20个城市纳入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范围。流通是经济循环的“血脉”。近年来,深圳不断促进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在全国商贸大流通领域具有重要节点地位。详情>>>
丨今日特评
魅力深圳更需鲜花着锦
近日,携程发布的报告显示,深圳上榜端午假期国内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截至6月9日,深圳端午假期入境游订单量较去年增长180%,周边游预订量增长近一成。人气足、文旅热、消费旺,深圳又火了。乘势而上,我们要让深圳旅游市场火上加火,壮大经济新动能。详情>>>
丨鱼跃鸟欢
深圳湾禁渔10载鱼跃鸟欢
6月11日,深圳市人大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和新华社、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视新闻记者随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出海“巡查”深圳湾禁渔。作为深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功范例,深圳湾部分海域禁渔十年来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渔业资源有序修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为“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详情>>>
渔政执法船在深圳湾巡查。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丨科技前沿
脑控喝水 意念开灯
脑机通话实现读心术
让失去语言能力的人“说话”,让截瘫患者实现“脑控喝水”,甚至让犯懒的你躺在床上用意念开灯、关窗帘……这些电影中表现的脑机接口的生动场景,正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越来越受关注的脑机接口到底是什么?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达到生命进化的新高度?记者近日采访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深入探讨脑机接口的本质、科学原理并展望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详情>>>
一女孩正在接受生物反馈治疗。
丨正式启动
深圳首个罕见病综合保障服务试点项目启动
为助力加强罕见病群体保障,积极推进健康深圳建设,6月11日上午,深圳市罕见病综合保障服务试点项目宣布正式启动,这是深圳市在罕见病服务方面的首个试点项目,旨在探索打造罕见病患者综合保障服务的“深圳样板”。详情>>>
丨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端午假期深圳共接待游客345.93万人次,入境游客猛增超五成
6月10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端午3天小长假期间(6月8日至10日),深圳共接待游客345.93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8.80亿元,均超过去年同期,显示了深圳旅游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持续吸引力。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接近85万人次的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高达53.1%,反映了深圳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详情>>>
深圳晚报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招收首批研究生
南科大未来卓越工程师来了
记者从南方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今年已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2024级首批已招收专项计划近百名博士生、150余名硕士生。该学院将打破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的新范式。详情>>>
晶报
深圳:BUS就是巴适
在社交网络上,乘坐公交车打卡城市成为了一种热门观光方式,“天气炎热,不再适合City Walk,要City Bus。”一站一景,一景一食,让许多人开始用公交路线探索景点与美食。他们说,坐公交车的快乐是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行人,也有车上不断上下形形色色的路人,这是一种深入城市的方式,也是一种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外慢悠悠的放松之旅。详情>>>
编辑 吴诗敏 李璐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