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龄老人津贴拟实现"无感申办" ,每月这个时间点前发放

读特记者 庄瑞玉
2020-09-03 18:30
摘要

拟构建"一卡一平台、前卡后平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9月3日,记者从深圳市民政局获悉,《深圳市高龄老人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该办法打破传统的依靠人工的审批模式,依托深圳市养老颐年卡介质和智慧养老管理平台,拟构建"一卡一平台、前卡后平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化。

高龄老人津贴如何发放?

高龄老人津贴有望实现“无感申办”。记者了解到,《管理办法》将主动服务,经颐年卡形成的老年人电子档案数据与有关部门的户籍、殡葬等数据比对后,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津贴发放对象,通过市政务短信平台推送申请提示短信,老年人按要求回复申请提示短信后,即可自动发放津贴至老年人所持有的颐年卡金融账户中,实现无感申办。

津贴如果要变更或终止怎么办?

对于高龄老人津贴的变更和终止(包括津贴标准变更、户籍信息变更、生存状态变更等),《管理办法》经颐年卡形成的老年人电子档案数据与户籍、殡葬等数据比对后,准确识别增龄、户籍和生存信息等,依靠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比对,进行动态核验,老年人和家属无需再跑动提交申请材料,减少办事成本,实现主动服务。

关于手续审批和资格认证

在审批方面,《管理办法》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审批程序的信息化,通过智慧养老管理平台核对出的异常名单才交由人工核准,减少人工干预,减轻基层工作量,同时确保津贴发放的公平公正客观。在监督管理方面,《管理办法》规定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i深圳"、智慧养老管理平台进行资格认证,因特殊原因无法在线进行资格认证的老年人,可通过到社区主动核验、预约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核验的方式进行,方便老年人定期核验,提高办事效率。

此外,《管理办法》将统一津贴的发放时间,明确规定每月20日前发放当月津贴(如遇节假日可适当顺延),便于集中采集相关数据,为评估考核提供依据。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读特记者 庄瑞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