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多个“全国首创”的医疗急救新机制、新模式,织密“生命救护网”。其中, 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屡屡立功,已成功救治101人。当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对《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展执法检查,这是记者从相关座谈会上获悉的。
全市安装AED超过4.3万台,遍布人流密集公共场所
当一个人的心脏骤停时,决定生死的时间往往是最初的4至6分钟,AED就是抓住这黄金四分钟的“救命神器”。201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公众场所配置AED项目”,并连续五年将其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我市公共场所共安装AED超过4.3万台,遍布地铁、火车站、机场、学校、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公共场所。
如何让市民在有需要时快速找到AED?深圳卫生部门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 “AED导航”,就能找到距离最近的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7年来,这些安装在公共场所的AED成功在生死边缘的危急关头挽回101个鲜活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仅7岁。AED的深圳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正在走向全国。
建立救护车“无忧避让”机制
每当救护车亮点警灯、发出鸣笛时,意味着又一场与生命的赛跑开始了。为救护车让出通道,就是为时间让路,为生命让路。但是,在避让救护车过程上出现交通违规怎么办,申诉过程会不会很麻烦?
针对这个问题,《条例》专门规定,行人和车辆遇到执行医疗急救任务的急救车和医疗急救人员时,应当主动避让。因避让导致违反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行为免予处罚。
在立法的支持下,市急救中心联合市交警局开全国先河启用“无忧避让”救护车系统,为120救护车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对避让救护车而产生的违章记录进行筛除,不予录入,无需车主申报。在深圳,开车因避让救护车而导致冲红灯、压实线等违规行驶,不用担心被罚。
根据市急救中心数据统计,去年我市共记录到4000多辆社会车辆主动避让救护车,避让率超过92%。文明礼让救护车行为,正成为深圳市民的共识。
急救从接通电话的一刻已开始
挽救生命,分秒必争。2021年,深圳市急救中心成功上线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实现“电话接起急救开始”的新模式。该系统后台由33个急救预案组成,囊括9600个急救症状,让120调度员能够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通过电话给予现场报警者隔空急救指导,实现急救前移。
远程指导宝爸接生、“隔空”为患者心肺复苏、教妈妈救治呛奶昏迷的新生儿……MPDS全面启动至今,经指导报警人现场施救,危重患者得以及时救治并成功送院多达270余人。
为让更多市民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有效应对紧急情况,我市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医疗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近年来每年公众急救培训量约5万人次,累计培训人数逾76万人次,全民急救普及率突破4.33%,远高于国内1%的平均水平。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林捷兴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10月1日早上,众多市民来到梅沙尖迎接日出,当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用力挥舞的五星红旗与之交相辉映。这一刻,真挚的爱国热情具像化了
国庆假期喜喜洋洋🇨🇳💐
家乡小吃DIY-粿汁皮+蒜头油 蒸排骨 炒萝卜干 小香芹 辣椒油
来成都,这里是我必打卡的地方[得意]环保超市就今天开一天,然后从一号到八号放假,赶紧来买点东西。那么多超市,独爱这个全球唯一一家邮购的环保超市,平常来不了实体店,就在网上购买,它和顺丰合作,方便快捷,早上刚刚开门居然这么多人[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