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环卫工人佩戴定位手环
在某个地方停留超过15秒
就会自动“报警”?
近日,一段网传视频被打假
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
该情况不属实
视频中使用的图片
是某企业于2022年4月11日上传的
定位手环功能介绍视频的封面
于近日被添加了相关文字
并上传至新媒体平台传播
(右图为2022年发布原视频画面)
智能穿戴设备应用在环卫作业中,合理吗?
事实上,智能穿戴设备是否需要应用于环卫行业,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论。
2019年,南京某区域环卫工人曾每人配发一款手表,除了定位功能之外,工人们只要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钟以上,手表就会自动发出“加油”的报警声,在管理规定里属于违规停留,新闻曝光后引起热议。
手表的定位功能是否会限制工作自由?规定20分钟的停留时间限制和“报警”功能,是否合理?科技进步是否会导致过度监管?
在质疑声中,相关管理公司很快将手环这一提示功能取消。
在各大购物平台上用“环卫”“手表”等关键词搜索也可以发现,精准定位的功能一直是其“卖点”之一,不乏有商家在生产销售该类产品。
那么,获取环卫工人“定位”的功能,除了查考勤和工作轨迹有没有别的用处?有!
针对一线环卫工人实时监测,如果在某个地方停留超过一定时间或者信号丢失,可能出现安全风险。同时,智能手环还能监测环卫工人的生理指标如有心率异常等情况,会自动向平台发送警报,也可以支持环卫工人“一键呼叫”,对大龄环卫工人、高温作业人员来说格外友好。
从“拿扫把”变成“握方向盘”
深圳智能环卫已经配上“AI搭子”
近年来,深圳环卫充分发挥科技发展优势,大力推动环卫作业机械化、智能化。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全市已有洗扫一体车、高压清洗车等11类清洁能源环卫车辆超5000辆,扫路机、清洗机、垃圾转运机等四轮纯电动小型环卫机械设备近3000台,适宜机扫市政道路的机扫率达100%,机动车道实现机械作业“全覆盖”。
同时,人工智能环卫设备不断推广应用,深圳全市已打造市政道路、城中村、公园、广场等人工智能清扫应用场景50多个,投入人工智能环卫机器人150余台,推动自动驾驶、自行感知、智能清扫等多场景应用落地,逐步形成“人机结合,组合作业”模式,实现环卫作业的提质增效。
大批机械设备的投入,让环卫工人们从传统的“拿扫把”,变成了“握方向盘”。凌晨三四点的活,有“AI搭子”来干,危险复杂的活,有人工智能来处理,高温炎热天气,城市背街小巷的环卫作业坐在驾驶室吹着空调就能完成……打破环卫工作“脏、累、难”的刻板印象,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环卫行业,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体验,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让环卫作业更加科学、环保、高效。
(综合来源:@深圳网络辟谣 @南京零距离 广东触电新闻 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 晶报 第一现场 南方日报 )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