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余件文物诉说丝路故事,宝安这个精品特展等你来打卡!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文 毕晗/图
2024-06-04 08:00
收录于专题:专题 | 宝安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此次2024年宝安区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也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宝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底蕴。

6月3日,2024年宝安区“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特展《博览宝安 悦见世界——古丝路艺术精品展》在宝安区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

据悉,本次活动是2024年宝安区“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该系列活动采取“1+N”模式,即设置1个主会场、多个分会场,设有精品特展、专题讲座、馆校共建、互动打卡等多个精彩活动。

80余件文物惊艳亮相,讲述丝路故事

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见证了2000多年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和文明的交流融合,也形成了独具特色、开放多元的丝路文化。本次展览带来80余件(套)文物珍品,既是对古丝路文明的展示,又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珍贵见证。

据悉,本次展品不仅涵盖了从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13世纪的漫长历史时期,更包含了希腊、罗马、中西亚等广大地区的古代文明成果。根据器物的材质特点,分为“异彩琉光——玻璃艺术”“抟土成器——陶瓷艺术”“烁石流金——金属艺术”“跨越时空——一带一路”古地图等四个单元。

其中,“异彩琉光——玻璃艺术”单元展示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玻璃器具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在这个单元中,地中海地区的玻璃艺术尤为引人注目,吹制法和模具法作为其主要制作工艺达到了当时玻璃制作的高超水平,尤其是在设计、技法等多方面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与地中海地区的玻璃艺术相比,伊斯兰风格的玻璃器则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风貌,在造型形状、装饰形态以及表现技法上,追求一种简约而纯粹的美感。

“抟土成器—陶瓷艺术”单元展示了跨越3000年的中西亚地区及伊斯兰风格古代陶瓷器具。中西亚地区陶瓷器具在器形、纹饰上多为造型夸张的人形或动物形陶器,一些陶器还采用了釉彩装饰,如青釉、绿釉等,使得器物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伊斯兰风格釉陶是一种古老而精美的陶瓷艺术,经历了由最初的白釉到蓝彩釉,花纹样式由简朴到多样的四个发展阶段。这些陶瓷不仅仅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更承载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中国国家博物馆外国文物部顾问、丝路文化、犍陀罗艺术研究专家刘征表示,希望通过这80多件精美的展品,让人们更加深刻直观地了解丝路艺术,并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一个实物见证,让人们能够沉浸式地去了解丝路文化的璀璨文明。

“文化遗产月”多场活动来袭,“1+N”场活动邀您博览宝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本次特展,2024年宝安区“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还有更多精彩,活动采取“1+N”模式,即设置1个主会场、多个分会场。从5月18日持续至6月29日,在为期1个多月的活动期间,精品特展、专题讲座、馆校共建、互动打卡等精彩活动陆续上演。

此外,活动围绕“博览宝安——寻宝记”这一主题,设置了“博览宝安”“博学宝安”“博享宝安”“博游宝安”四个系列。

其中,“博览宝安”系列活动搭建展览与学术间的桥梁,展学共融促进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深度理解;“博学宝安”馆校共建,促进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的平台;“博享宝安”将文化因子注入市民生活,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推动文化体验与休闲消费融合;“博游宝安”汇集宝安各大文博场所,引导市民追寻时光印记,领略文化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博览宝安——寻宝记”系列活动中,还特别推出寻宝打卡互动环节。只要市民带着活动手册,到世纪琥珀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凤凰古村、一雍博物馆、合正艺术博物馆、宝安图书馆、宝安1990等地打卡,就能获得精美文创礼品。

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管理科科长薛明星介绍,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又逢端午佳节,宝安将在凤凰古村举办非遗嘉年华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宝活动。届时,期待大家前往参加。此次2024年宝安区“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也将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宝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底蕴。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文 毕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