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第74个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盐田区人民检察院举办“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新闻发布会。盐田区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区妇联、团区委、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等单位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本次活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发布会由盐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润清主持。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立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职能,梳理总结过去三年的工作,总体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强化双向保护,自觉担起未成年人保护检察责任。
依法惩戒和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对涉罪未成年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委托司法社工围绕其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不良关系等进行个性化帮教;依法救助和帮扶未成年被害人。依法从严从重打击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犯罪,并结合盐田区未成年人“一站式”综合保护中心工作机制,对被性侵未成年人第一时间提前介入,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救助。
二是深入融合履职,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
以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检察能动履职,创建“违法接待未成年人进入特定场所”“学校、教职员工未履行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义务”等数字监督模型,查找涉未成年人类案背后存在的保护痛点、难点,通过制发磋商函、诉前检察建议的方式,督促行政机关纠正或履行职责。
三是融通“六大保护”,织密织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以家庭保护守好人生“起跑线”。推动设立“家庭教育联系点”,创新运用“未检+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的综合帮教模式,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教育指导服务。以学校保护拉好防卫“警戒线”。做好法治副校长配置工作,“定制化”开展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的法治宣传活动。以社会保护构筑生活“平行线”。善用“督促监护令”“训诫令”,构建罪错未成年人多级干预机制。以网络保护划清空间“边界线”。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网络犯罪行为,对涉网络犯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和保护优先,创造重返社会机会。以政府保护勾画履职“延长线”。联合八部门印发《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协同区妇联制定《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协作机制》,积极配合区教育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为辖区困难儿童提供帮助。
四是立足法治宣传,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通过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创新网络直播授课、拍摄制作微视频,扩大普法覆盖面和影响力。征集并确定盐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名称为“小海鸥”,并原创设计品牌LOGO为大海鸥带着小海鸥飞翔,寓意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和保护。
发布会上,盐田区人民检察院与盐田区教育局代表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盐田区涉案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双方将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方面加强合作,开创盐田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局面。
接下来,盐田区人民检察院将以发布此次白皮书为契机,积极顺应当前辖区未成年人保护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以更高质量检察履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