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近10万人次获赔付,“深圳惠民保”市民购买热情高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2024-05-30 13: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由原来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升级而来的深圳惠民保自上线以来,至今已有近10万人次获得赔付。

一年88元,单人最高赔付近109万元;从出生仅59天的婴儿,到101岁的老人,受益人群覆盖全年龄段;单人获赔次数累计高达98次……记者5月30日获悉,由原来“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升级而来的“深圳惠民保”自上线以来,至今已有近10万人次获得赔付,获赔人员医疗负担减轻率达45%。

一站式理赔人次达99%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已经连续七八年购买了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2023年升级为“深圳惠民保”后,她没想太多就续费参保了。“想着一年几十元的费用并不多,打算给自己买个保障。”去年,刘女士因为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在深圳一家医院住院了半年多。出院结账时,她发现除去深圳医保报销的部分,“深圳惠民保”另外为她赔付了53.4万元,这让刘女士和家人有些惊喜。“没想到88元可以帮我们省50多万元的医疗费,今年我们全家都果断进行了参保。”

今年8岁的小梁也是受益者之一。在医院查出腹膜后腔恶性肿瘤后,因为需要进行手术和持续使用高额的靶向药进行治疗,小梁一家面临经济压力。由于购买了“深圳惠民保”,在近148万元的自费药品花费中,小梁的家人只付了44万元,剩余102万元都由“深圳惠民保”报销了。“今年续后,相关住院费用可以继续获得理赔,这对我们家来说帮助太大了。”

对投保人而言,保险产品是否能够提供快捷、便利的理赔方式十分重要。目前,“深圳惠民保”已实现省内定点医疗机构的一站式直接结算,大大减轻了患者垫资压力。2023年,该产品一站式理赔人次占比达99%。

罕见病也可无限次参保

在获赔人群中,有一类值得关注,就是罕见病患者。“深圳惠民保”首例罕见病理赔案例小龙因为患有低磷性佝偻病,需要长期注射布罗索尤单抗注射液。但由于高级特效药没有进入医保目录,这为小龙一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2023年“深圳惠民保”上线后,小龙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小儿骨科使用了该注射液。截止目前,“深圳惠民保”已为小龙赔付了50万元整的费用,为其家庭极大缓解了经济压力。

来到2024年,“深圳惠民保”维持了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户籍、不限健康状况的参保条件,患病人群与健康人群的赔付比例一致。57岁的林先生因为恶性肿瘤并发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经常要到医院住院治疗和买药。在他过去一年近百次的治疗和买药中,共产生了33.84万元的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报销27.3万元后,“深圳惠民保”又为其报销了近1.6万元。

深圳惠民保承保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每次用药金额不高,但‘深圳惠民保’保障期长达一年,能为长期治疗的患者持续提供保障。”

新一年免赔额全面下调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超400万人投保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一年88元的费用,最高可享受超400万元保障,待遇范围涵盖住院、门诊特定病种、普通门诊等,重点减轻深圳市民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医疗费用负担。

与2023年相比,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各项待遇免赔额全面下调。其中医保目录内费用、住院自费合规药品和检验检查及罕见病自费药品费用等3项待遇免赔额从1.6万元降至1.5万元;门诊自费合规药品和“港澳药械通”费用保障两项待遇免赔额从4万元降至3.5万元。

针对连续参保的人群,上述的各项待遇免赔额再下降1000元。此外,“深圳惠民保”还新增了住院自费合规耗材费用保障、救护车费用保障,并拓宽了Rh阴性生育专项、罕见病高价自费药品保障范围。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