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新”重“质”,从文博会看福田文化产业新活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文/图
2024-05-26 21: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文旅融合, 以“破圈”谋“破题”。

数字孪生人体验融合现实虚拟,AI毛绒玩伴全新亮相,新文旅推介如火如荼……第二十届文博会上,福田各会场参展企业正从科技引领、文旅融合、行业赋能等方面加速“上新”,折射出福田文化产业不断提质升级以及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趋势、新活力。

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可爱的毛绒兔子能和小朋友愉快对话。本次文博会福田馆展位上,河套企业亿家亿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人工智能产品——AI毛绒玩伴“爱小伴”首次亮相,广受市场好评。据悉,该企业是河套成长起来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研究院)的产业化项目。依托IDEA研究院开源的“封神榜”大型语言模型,亿家亿伴切入AI+玩具赛道,其研发的玩伴“爱小伴”成为文博会上的“热门”产品,带来不少商机。

今年首次成为福田文博分会场的新洲同创汇则聚焦“新数字”、“新艺文”和“新未来”主线,打造了各类抢眼的展览及数文共创融合项目,吸引许多参展嘉宾的热切关注。在分会场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潮向数字科技、深圳星光影视文化等多家公司就数字交互、沉浸体验、影视IP运营探索融合达成意向合作,携手积极推动数字时代文化新景观。

文博会上的精彩一瞥,是福田文化产业领域活力不断呈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田锚定高质量文化强区建设目标,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营商环境,重点打造数字创意、时尚产业、文旅融合示范地,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目前,福田拥有各类文化创意市场主体11.1万家,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的21.1%,规上文化企业310家。从2006年福田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4.7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到2022年福田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57.3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16年间产业增加值翻了近7倍。

文旅融合, 以“破圈”谋“破题”

随着国内文旅热潮的持续高涨,咖啡快闪店、酒店民宿、旅游平台等文旅业态也频现文博会福田各大展馆、会场。

其中,作为福田成长起来的文旅企业,全球领先的休闲旅游活动及服务预订平台Klook客路旅行首次参加文博会,引来不少“忠粉”前来打卡。记者了解到,客路旅行在福田发展十年,排名全国在线旅游平台前十名,拥有遍及全球的高速增长用户群体,支持14种语言、41种交易货币、35种付款方式,在推动全市入境旅游发展方面作用凸显。

从单纯的游山玩水,到文化+开启跨界,再到如今成为超级“流量入口”,文旅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的优势愈发凸显。作为发展相对成熟城区,近年来,福田在空间资源短缺的制约下,不断尝试从文旅“破题”,实现“城市存量”往“产业增量”转化。

比如,福田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旅游业传统“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衍生出“展、演、赛、美”四要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福田旅游“十要素”,各项消费带动势头喜人,福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已连续19年位居广东全省第一。

此外,福田非常注重高质量、高层次的精细化发展模式,持续创新文旅品牌营销。节日大道、“福气家族”系列IP成为福田文旅“圈粉”利器,“福田十景”、“八大线路”、福田咖啡生活消费节、福田围村风情季、国内唯一常态化运营的“湾区有福,见圳奇迹”城市低空游览航线等越来越多的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圈,正助力首善之区进入“热辣滚烫”的文旅热潮,也为文旅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新的注解。

优化政策供给,助推城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福田首创都市旅游政策,在全市率先提出构建都市型沉浸式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的地、出发地、消费地,提供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交易平台建设、旅游线路开发、旅行产品推广等支持,最高支持可达300万元;首推都市体育产业政策,助力打造国际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提供高端赛事、职业体育俱乐部等支持。

在多项首发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下,福田文化、旅游及其相关产业正在迅速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五一”期间,福田以“五一游深圳,精彩在福田”主题,举办了咖啡周、电音节多项重点活动,拉动人流和商圈消费增长显著,共接待游客117.27万人次,全区实现旅游花费8.93亿元。

回到节前,福田多部门联动,积极制定“FUN”假计划,提前发布四大板块60场活动,携手各大商圈推出文旅促消费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区内外市民游客消费热情。以文引流、以旅导流、以宣推流、以商圈实现流量变现,福田率先探索的“宣、文、旅、商”联动融合、交叉赋能机制已日渐成熟,推动“文旅+百业”相互协同,共谋城区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福田文旅领域成果颇丰,有目共睹。本届文博会上,福田再度刷新“荣誉榜”。5月24日, 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文博会上发布,福田区因“生态美、人文美、产业美”的显著优势,再次荣登“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成为深圳市唯一连续四年登上“中国最美县域”榜单的行政区。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