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鱼咯!”5月27日,在河源万绿湖风景区龙凤岛,游客们小心翼翼地将一盆盆活蹦乱跳的鱼苗倒入放流槽。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草鱼、鳙鱼、鲢鱼等鱼儿就像坐上了滑梯,一路飞奔向下,刹那间鱼跃水清。
当天,东源县举行2024年万绿湖增殖放流活动,141万尾鱼苗“安家”万绿湖。
万绿湖位于河源市东源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蓄水量139亿立方米。历年来,东源县各界都非常注重对万绿湖水质的保护。每年3月至6月,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所属的珠江流域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在禁渔期进行增殖放流,可保护鱼类在繁衍生息的季节正常生长;活动中投放的草鱼、鳙鱼、鲢鱼等鱼苗,被称为水质净化中的“清道夫”,可有效抑制蓝藻、微生物的泛滥,改善河湖水质,助力万绿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标准。
据介绍,作为确保万绿湖生态优秀、全力推进万绿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措施,此次放流活动由东源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新丰江林管局、万绿湖风景区管委会承办。
东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万绿湖水质保护工作,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每年至少开展2-3次渔业增殖放流活动,通过大力推行“人放天养”“以渔净水”治水模式,持续促进万绿湖水质和渔业生态平衡,切实保障万绿湖水质安全。万绿湖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水温常年保持在19-23度,PH值在7.1-7.2之间,是华南地区的大型弱碱性水源,营养状态指数(评价国家重要水库综合情况的核心指标)自2018年以来在全国124个重要水库中稳居前5名;素有“水质检测员”之称、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持续多年在湖区出现,这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缩影,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本文图片由陈剑云拍摄)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