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落幕 《一路奔北》获特等奖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4-05-27 17:0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7日上午,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在沪举行颁奖典礼。

27日上午,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支持,阅文集团主办的第八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沪举行颁奖典礼。本届大赛以“好故事献给爱与生活”为主题,共计49102部作品参赛。最终,14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以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为原型展现上海科技成就的《一路奔北》获得特等奖。

“一书成名”新人作家占比超四成

据悉,本届大赛共吸引47254人参赛,同比增长28.7%;参赛作品49102部,同比增长28.9%。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作者以网络文学为载体,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和社会风貌,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生力军。

特等奖作品《一路奔北》以国产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为主线,塑造了一批年轻鲜活的科研工作者形象,通过具体的项目攻关故事,展现了上海科研技术成就的风采。作者“人间需要情绪稳定”多次前往相关科研单位采风,最终创作出这部专业性与可读性俱佳的作品,并在《中国作家》杂志进行连载。这也是“人间需要情绪稳定”继《破浪时代》后,第二次摘得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的特等奖。

新人作家“泥盆纪的鱼”创作的《剖天》获得一等奖。该作讲述了一个气象预报员因意外的时间循环回到二十多年前,试图在特大台风来临前挽救母亲和民众的故事。作品用一种现实题材融合高概念的叙事手法,探讨了人性与自由意志的选择,堪称“气象版”《开端》。值得一提的是,历届大赛的获奖者中,像“泥盆纪的鱼”这样“一书成名”的新人作家占比超四成。

《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和《星斗寥寥云点点》获得本届大赛二等奖。前者以女性视角展示两家三代人的恩怨纠葛,是一部具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悬疑作品;后者是第七届大赛特等奖作品《只手摘星斗》的续篇,讲述了三维扫描技术创业的励志职场故事。此外,借网约车司机视角丈量当代都市生活的《茫茫黑夜漫游》,剖析国产游戏行业发展历程的《我的游戏没有AFK》,将美食经营与亲密关系经营相结合的《美味关系》等10部作品获得优胜奖。

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是时代的选择

随着八届大赛的持续举办,现实题材跃升为阅文增速第二大品类。逾30万阅文作家参与现实题材创作,作品主题和叙事手法不断丰富,开拓出“现实+悬疑”“现实+科幻”等细分赛道,以更加多元的创作视野和成熟的文学创作价值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2023年,阅文现实题材作品的阅读人数同比增长21%,其中95后、00后读者合计占比超八成。

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表示,“现实题材网络文学,是时代的选择。”他认为,网络文学扎根生活,敏锐捕捉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紧密联系,反映社会转折的切口与面貌,是距离时代、距离人民最近的文学。

近年来,约三成大赛获奖作品成为国家图书馆、国家版本馆、上海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永久典藏书目,更有7部获奖作品摘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或入选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等国家级荣誉,进一步加速了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进程。

获奖作品超七成授权IP开发

近年来,网络文学IP的全产业链蓬勃发展,现实题材作品也迎来了多元化版权开发的热潮。数据显示,历届大赛获奖作品中已有超七成授权IP开发,覆盖实体出版、有声、漫画、动画、影视、衍生品等不同类型。其中,有声作品制作上线超40部,签约实体出版作品38部,授权影视改编作品22部。

当前,阅文现实题材的作品价值已经在IP市场打响口碑,IP市场的青睐又反哺精品创作。在平台倡导下,现实题材网文形成了以十数万字篇幅为主的类型化创作趋势。作家们每每以更丰富的视角和更深入、更生动的叙事展现社会现实生活的纤微与宏阔、复杂与多样,加速了现实题材网文从创作到版权开发的进程。

以本届大赛为例,大量参赛作品在连载期间就得到出版及影视机构的重点关注,《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狐之光》《手握荆棘》等多部作品均在完结三个月内实现版权售出。目前,本届大赛已有10部获奖作品进入IP开发阶段。其中,一等奖作品《剖天》授权电影改编,这是阅文现实题材作品首次授出电影版权。

现场还举行了第九届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启动仪式。侯晓楠表示:“我们希望和广大作家、行业伙伴携手努力,培育更多精品力作,打造真正有影响力的时代IP、中国IP。”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