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口岸进口大宗商品10845.9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0.9%。其中,进口能源产品(包括原油、煤炭、天然气)7325.5万吨,增加18.4%;进口铁矿砂2317.9万吨,增加2.9%。
广东省内海关聚焦铁矿砂及其精矿、煤炭、原油和LNG(液化天然气)等大宗能源资源性商品进口,多措并举推进智慧检验监管,打造进口“快车道”,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助推外贸企业“降本提效”。
开展7×24小时实时、无损、高效在线检测
铁矿砂及其精矿在全国进出口监管货运量排名第一,也是广东重要的进口大宗商品。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口岸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2317.9万吨,货值210.9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9%和11.0%,同创历史同期新高。
5月17日,载有184579吨澳大利亚铁矿的“福门托2”轮在宝钢主原料码头开始卸货作业。湛江海关在该码头上线试运行“智慧商检——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铁矿石)”智慧海关业务场景,对在卸铁矿石实时在线开展查验监管作业,实现全过程自动化运行、铁矿石无感检测通关。
该业务场景以科技赋能、机器代人、智慧应用为实施路径,创新性融入各类智能检测技术,依托智慧应用平台和新型在线检测设备,对经在卸铁矿开展7×24小时实时、无损、高效在线检测。海关关员无需登轮开展卸货前查验,进口铁矿石船舶到港即可卸货,大幅提升货物周转效率,降低物流资金成本,有效保障全天候开展港口靠泊卸货作业。
“我们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效率需求,远程在线即可完成铁矿石查验监管作业,实现全过程无感监管通关。”湛江海关所属东海岛海关查验科副科长林淼介绍,自去年11月试运行以来,湛江海关运用该模式已完成73批、800万吨进口铁矿石的查验监管作业,每批铁矿石平均通关时长较以往节省15个小时以上。据企业测算,已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打造首座亿吨进口量LNG接收站
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LNG接卸港,也是国内首座亿吨进口量的LNG接收站,承担深圳、广州及香港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天然气供应。近年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大幅增加,进口的LNG船次趋密,企业对通关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
“海关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我们,通过预报船期、预约通关、预先拟定检疫通关方案等便利化措施,实现‘一航线一预案,一船一计划’,做到‘船到即检’,通关时间压缩四分之三,大大提升泊位的周转效率。”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关务经理青松说道。
记者了解到,海关全力支持广东LNG进口业务,助力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高效通关。深圳海关探索开发“绿色能源智能化通关服务平台”,整合相关系统数据,对进口LNG实现“先卸后报”,以实际卸货数量缴税放行,减少企业办理相关手续,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和时间成本。
其还建立LNG进出口办事平台,打造进口LNG专用船边检测实验室,完善自动取样、在线检测、计量鉴定等流程管理,降低危化品样品取、送、存安全风险,进口LNG可“无等待”快速通关,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3至5个工作日。
精准施策红利叠加助推进口原油质稳量升
原油是广东口岸最大的进口大宗商品。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口岸进口原油2735.5万吨,货值1153.1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14.7%和18.9%,同创历史同期新高。
5月8日,入境油轮“安提瓜”号满载15万吨原油靠泊惠州港中海油原油码头。早已在岸边等候的海关关员立即对原油实施海关作业,当天该批油品即可迅速卸入原油罐区炼化加工。
为保障原油进口快速通关,深圳海关所属惠州港海关通过自动化取样、视频监控、油气监管系统等科技手段,优化检验通关流程,实施“到港即卸”、“取样即放”等便利化措施,为企业节约船舶滞港、码头堆存费用超过5000万元。
并且,其协助企业用足用好“先放后检”、“危险特性检测一年有效”等政策红利,实现一次送样、一次检验、一次登记、一次出证,每批次可节省船舶在港待查时间8小时,压缩进口原油通关时长74.8%。
“海关‘一企一策’专项帮扶方案,将进口原油放行时间由10天缩短至2到3天,降低油轮压港、滞期的风险,有效帮助我们完成压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效率。”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张国兴表示。
综合施策助企降本促使进口煤炭持续高增
煤炭依然是广东进口的大宗资源性商品之一。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4个月,广东口岸进口煤炭3877.9万吨,货值247.8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22.3%和1.8%,同创历史同期新高。
5月2日,一艘装载着7.7万吨进口煤炭的“越达2”轮停靠在新沙港码头,黄埔海关所属新沙海关第一时间对货物开展放射性检测、外来夹杂物检验和取样送检等查验作业,确保此批煤炭符合进口要求尽快通关。
“当前,煤炭进口价格处于较低位置,煤炭贸易企业进口积极性较高,进口量明显增加。”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锋指出。
为助力煤炭高效进口,黄埔海关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取样送检全流程信息监控”场景,方便企业动态掌握取样送检节点信息,提高监管效能。同时,严格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船到即卸,边卸边查、边卸边取样;定期了解企业煤炭进口难点与市场行情,通过“一船一策”“一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其还创新锚地直提顺势监管模式,进口煤炭在锚地完成货物验放手续即可提离,平均缩短作业时间约5天,降低货物损耗约2‰到3‰,实现以智慧化、定制化监管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资源供应链稳定畅通。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