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深福田基础教育集团启动“1+N”学生成长导师制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2024-05-26 19: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亦师亦友,且歌且行”“如水德育,知新共育”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基础教育集团“1+N”学生成长导师制启动仪式在集团附属彩田学校举行。来自集团附属学校的三位老师分别作了题为“我与学生共成长”“亦师亦友,且歌且行”“如水德育,知新共育”的“1+N”学生成长导师制经验分享。

“1+N”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一场“重新认识学生”的教育尝试,“导师”与“老师”一字之差,却实现了学生与老师双向互选。不论学业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导师都能给予学生特色化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更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1+N”学生成长导师制旨在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教师人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学生人人有导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卢玉清老师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她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并把这一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卢老师用“善意的谎言”激励学生800米跑出满分;送牛奶奖励积极锻炼的孩子;买钉鞋鼓励默默努力取得进步的孩子……正是卢老师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爱,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指导方案换来了孩子们体育中考的优异成绩。

“00后”老师申晓时讲述了她从受导学生成长为指导老师的心路历程。作为大学导师制的受益人,申老师在成为一名教师后也乐此不疲地践行着导师的职责与义务。申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是与学生建立起有温度的关联:她帮助内耗羞涩的学生疏导心理,协助沉迷手机的学生戒掉网瘾……申老师春风化雨的引导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依赖。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申老师也获得了满足感和幸福感,担任导师于她而言就是成就彼此的历练。

姚雪老师介绍了导师制的内涵,即1个老师+N个学生,导师是“如水德育”的重要一环。老师群策群力共思共研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在两年的摸索实践中,不断提炼方法,形成了完整细化的导师工作手册。团辅活动、书信交流、钉钉群、电话家访……形式多样的活动只为学生更好地成长。

集团附属彩田学校蓝琛老师致辞时表示,教育真正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真正完整的教育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输出,更是灵魂的启迪,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健康有知识有思想的个体。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发展,老师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成长导师”,既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引领者,也是见证者。

港中深基础教育集团常务副校长胡建军指出,全面实施“1+N”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目标是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学生学业指导与成长指导同步的一体化教育管理机制。该机制能有效落实“全员育人”理念,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规划,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