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在广东大屿山完成浮卸作业,即将拖往流花油田海域安装。这样繁忙有序的场景,在南海东部油田各重点项目作业现场,比比皆是。记者从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获悉,抢抓海上台风较少的作业黄金窗口期,该公司多个重大项目正有序推进,8500多名员工“鏖战”南海力保增储上产。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22”。
南海东部油田距离深圳100至250公里,现有57个油气田、47座生产设施。今年以来,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的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同步开工,目前有近10座移动钻井平台、70余艘各类船舶、8500多名海上作业人员奋战生产建设一线,加快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深水油气田建设。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主任工程师王火平介绍,每年5~6月间南海东部海域台风较少,是海上安装、海管铺设等大型作业的黄金窗口期。南海东部油田按照‘以陆保海、海陆联动’总体思路,开足马力抢抓生产。目前,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基本完成海上安装作业,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即将前往流花海域开始安装,我国首个智能海上钻采平台惠州26-6已顺利“安家”,番禺10-1平台导管架刚刚完成海上安装,番禺11-12平台导管架正装船待发。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透露,为保障海上作业安全有序开展,该公司统筹调度资源,密切关注海上天气变化,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巩固南海东部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力争在黄金作业期打好大胜仗。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已累计实现重点工程安全作业约790万人工时。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22”。
据悉,南海东部油田是我国第七大油田、第二大海上油气生产基地、能源增储上产“主力军”。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作为深圳规模以上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龙头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喜获首季“开门红”,原油、天然气生产创历史新高,同比增产超10%,贡献工业总产值达225亿元,同比增长超18%,有力支撑了深圳的高质量发展。
(图源: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