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街道22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齐亮相,托起幸福“夕阳红”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涂晓威 文/图
2024-05-22 23: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南园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

近日,福田区南园街道22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挂牌建成并顺利通过评分验收,这标志着南园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迈上了新台阶,为辖区老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养老服务。


谋篇布局

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

南园街道强化政治意识,秉持为民情怀,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在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开局即冲刺”的状态推进驿站建设,克服辖区面积紧凑、空间设施不足困难,迅速摸排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阵地、社康中心、物业小区场地资源,确定22个驿站点位,并高效完成了设备物资的采购及配送工作,如期建成22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串珠成链”实现辖区养老服务驿站全覆盖。


谋实笃行

打造温馨实用的为老服务空间

这些驿站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温馨实用的服务空间,更以“好用实用”为原则,精心配置了各类设施设备和物资。其中包括医用冷藏冰箱、生物安全转运箱、自动检测血压仪、健康检测机等医疗设备,以及适老沙发桌椅、折叠床、饮水机、微波炉等生活设施。同时,驿站还提供了轮椅等便民物品和丰富的养老健康宣传资料,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驿站统一了标识、明确了管理制度与组织架构,并详细规划了项目服务内容,推进养老服务系统化、标准化发展,设置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便民服务三类服务项目,为养老服务护理人员与社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无论是医学采样样品的暂存、工作人员的短暂休整,还是长者助餐配餐的餐食保温、养老服务政策咨询、需求调查和服务转介等,都能在这里得到一站式解决。


谋细善作

亮点纷呈凸显驿站特色

打造特色空间,设立适老化耆乐展厅。依托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示范点,将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展示功能融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按照餐客厅、卫浴间、卧室、休闲健康等老年人高频生活场景,科学配置适老化桌椅、沙发、老年人助听器、阅读放大镜、电动马桶起身辅助器、卫浴助力架、感应灯带、溢水报警器、防跌倒检测仪、睡眠检测带等,打造一个真实、舒适的展示空间,让长者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沉浸式体验适老化产品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产品和需求。老年人将可在家门口展示驿站就近体验,让长者能摸、能躺、能切身体验到适老化改造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性。

扩大服务供给,推进医养无缝衔接。依托辖区5个社康中心设立养老服务驿站,打造东园社康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示范点,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病床,开展上门巡诊服务;充分发掘园西社康中医文化知识角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养老服务,举办医疗保健、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学习宣传活动,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即享贴心医疗服务。

整合养老资源,完善为老服务。依托滨江党群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开展“滨江老友”服务计划。整合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物业、老年协会、社工、志愿者等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结合社区高龄、独居、失能、残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及活力康健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养老服务需求,开展“滨江老友在身边”社区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人探访、“银龄善学·长乐无限”银龄游学团、“银发荟·幸福集”重阳银发市集、重阳敬老月等活动,链接专家开展“银龄美声”培训,鼓励老年人报名参加“湾区乐龄”合唱节暨第十五届“永远的辉煌”合唱艺术展演活动,不断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让老年人“乐享银龄”,打造“老有颐养”的滨江样本。

未来,南园街道将继续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幸福养老生活圈,努力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高质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通讯员 涂晓威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