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残疾预防专项工作小组、组织残疾早期预防健康宣教讲师团、争取残疾人政策扶持……一直以来,罗湖不断创新残联工作的服务方式,为辖区残疾人提供精准的服务项目,同时利用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进展,加强残疾预防,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回顾过去的足迹,在市残联及罗湖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罗湖区在残疾人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编制了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罗湖区残工委荣获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的殊荣。
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罗湖区始终将残疾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升级打造广东省最大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为残疾儿童提供了更为全面、专业的服务,成为了他们真正的“贴心人”。
构筑防线
护航高危儿健康成长
为高危儿构建“第二个家”。在罗湖集团高危儿康复中心,超早产儿童琦琦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康复治疗,从“脑瘫高危儿”状态恢复至各方面发育已接近同龄儿童水平。据悉,琦琦出生时体重仅0.9kg,属于孕26+3周超早产情况,中心医疗团队持续陪伴并为其提供了运动、言语等一系列康复治疗。
打造一站式高危儿残疾预防服务平台。据相关统计,罗湖区每年新增近1.5万名新生儿,其中高危儿2000余名,约有5%-10%的高危儿可能存在脑损伤,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高达30%。为精准高效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区委分管领导多次组织现场调研并召开协调会,2022年4月,罗湖区残疾人联合会与罗湖医院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整合利用“罗湖医改”成果,依托高危儿康复中心,成立广东省最大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在辖区打造了一个集儿科专家团队、先进诊疗设备、精湛康复治疗技术于一身的专业高危儿残疾预防机构。
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的成立,是区委区政府重视民生、打造幸福标杆城区的重要举措之一,市残联也将该中心纳入“深圳市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单位”和市残保金重点支持项目。2023年6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一行到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考察,并批示将此项工作纳入国家“十四五”中期评估和主题教育典型案例。2023年10月,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工作现场会在深圳召开,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是全市唯一区级实地调研点。
据了解,预防中心拥有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的近40人医疗团队,在2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为高危儿童提供30余种康复技术,包括运动、言语、作业治疗等。这些儿童因病情特殊,需长期或终生治疗,医护人员已成为他们温暖鼓励的家人。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为罗湖辖区分娩的新生儿免费提供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27000余人次,筛查率达99.77%;听力筛查27300余人次,初筛率达99.43%。此外,为3000名高危儿提供免费“耳聋基因”筛查服务,共筛查出106例阳性高危儿,均已转介至专科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早期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据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在2024年1-4月共计诊疗1697人次,提供康复治疗32488次。
拓服务创建残疾预防服务资源中心。接下来,罗湖区将在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的基础上,与区医院集团深化合作,探讨在东晓社区医院近11000平方米的场地进一步拓展残疾预防服务,探索创建市级、省级及至国家级残疾预防服务资源中心。一是不断丰富残疾预防项目,在前期开展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基础上,每年新增60余万元丰富斜颈、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孤独症谱系筛查等项目。二是充分发挥医院集团的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聚焦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疾病致残、伤害致残等残疾预防医学研究,不断完善残疾预防数据资源库。三是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普及残疾预防核心知识,持续提升居民的残疾预防意识和能力,促进三级残疾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网络更加健全,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预防先行
温情守护残疾人未来
开展残疾预防工作是罗湖区委区政府关爱民生、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内容。2024年1月,罗湖区举办了视力辅具知识宣讲活动,针对有需要的视障人士进行辅具申请的办理。通过对助视器、盲杖、盲文打印机、滤光镜、读屏软件、语音手机等各类视力辅具的介绍,为视障人士提供不同类型视力辅具的体验。
点对点连接,手拉手联动。罗湖区针对重点人群进行调研,发现0-3岁婴幼儿高危因素多、残疾预防知识普及率仅9.12%。为实现出生缺陷防控宣传活动全区域覆盖,辖区内的社康中心及医院相关科室围绕重点人群残疾预防主题,紧扣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期等关键阶段,科普出生缺陷知识,开展孕妇学校授课;罗湖医院集团集合专家学者力量,成立罗湖区残疾早期预防健康宣教讲师团,通过微视频、义诊活动等多形式的宣传手段在辖区内开展宣传工作。据了解,今年以来开展残疾预防方面的培训、社区宣传活动共24场次。
政策支持力度暖人心。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外,罗湖区还通过财政拨款支持,让辖区儿童都能免费筛查、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治疗费用。自2019年起,罗湖区政府将高危儿管理项目纳入妇幼安康工程,每年拨付专项经费近100万元用于高危儿管理,辖区内所有II、III类高危儿可在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享受免费健康监测服务。罗湖区残联还与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心签订了高危儿残疾预防合作项目书,让发育异常的户籍高危儿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申请每年5万的补贴用于早期干预康复治疗。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