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诗词之光,明少年心志。5月18-19日,“光明少年诗词大会(第二季)”开幕式及初赛在光明区少年儿童图书馆顺利举办,两天六场比赛精彩纷呈,展现了光明区少年诗词爱好者的蓬勃朝气。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60名优秀的少年诗词达人成功晋级复赛。
开幕式上,来自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宋美越同学作为参赛代表发言,她表示,学习古诗词是一个富有收获和感想的旅程,“它让我领略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会用精炼、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古诗词,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光明少年诗词大会(第二季)”自4月2日正式启动,累计吸引了近23000名光明区中小学生报名参加,与上一季相比,报名人数接近翻倍,充分体现了古诗词的魅力及光明区青少年对古诗词的热忱。此次初赛的考核题型包含1分钟自我介绍、诗词联句9题和问答题(你最喜欢哪位诗人,为什么),诗词联句出自《少年爱诗词》《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
诗词风雅千年传,光明少年才气展。200名诗意少年身着汉服,以饱满的精神陆续登上初赛舞台,抽题作答。就整体而言,大家表现不错,不少同学在自我介绍中展示了个性与特长,让人眼前一亮。关于“我最喜欢的诗人”,选手们的回答也各有千秋,有的喜欢最具浪漫想象力的李白,认为李白诗歌脍炙人口,绝妙好句数不胜数;有的欣赏具有乐观豁达精神的苏轼,因为苏轼懂得苦中作乐,他的诗词特别激励人心;还有同学则佩服才华过人的李清照,指出她写诗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值得一提的是,初赛场上不乏上一季参赛选手的身影,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的进步非常明显,有三名同学更是以满分的骄人成绩闯进复赛。其中,满分选手陈芷蓉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曾获“光明少年诗词大会(第一季)”季军。作答过程中,芷蓉同学从容自信,娓娓道来,她告诉评委,自己从小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喜欢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古典文学,并善于在写作中引用古诗词,也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我喜欢跟着诗词去旅行,利用假期游览了黄鹤楼、岳阳楼、洞庭湖、庐山等地,由此加深了对灿烂华夏文明和中国古诗词的热爱。”芷蓉同学脸上洋溢着笑容。
就读于光明区秋硕小学的韩宇去年获得了优胜奖,今年他毅然参赛,为争取更好的名次而努力。面对主持人的提问,韩宇对答如流,一气呵成,轻松拿下满分。韩宇同学表示,参加光明少年诗词大会收获颇丰,因为参赛激励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完成。“原本我只是一个单纯的诗词爱好者,没有刻意去积累诗词,起初诗词量不足百首。自从去年九月报名参加光明少年诗词大会(第一季),我每天按照计划背诵诗词,现在诗词量已经达到八百多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诗词量提升了,我的意志力也得到充分锻炼,真的非常开心。”
同样获得上一季优胜奖的胡羽冠也以满分胜出,憨厚可爱的他来自光明区长圳学校,是一名喜欢下围棋、打羽毛球和背诗词的少年。他非常喜欢“七绝圣手”王昌龄,常常被这位诗人笔下将士冲锋陷阵的壮志豪情震撼。据了解,羽冠同学从朗朗上口的古诗开始学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越来越体会到中华文化之美,在学诗过程中,他不仅拥有了持之以恒的执行力,还逐步增强了记忆力。羽冠同学认为学诗背诗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因而乐此不疲。
另一位满分选手是来自光明区英才学校的卢湘雪。虽然是第一次参赛,但是她丝毫不怯,以流畅的表达、清晰的逻辑展现了个人扎实的语文功底。此外,湘雪同学现场分享了学诗背诗的心得,她指出,无论做什么事情,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像学诗背诗,更注重的是积累。就像每天攒一滴水,哪怕它再怎么小,再怎么少,时间久了以后,也会变成一片海洋。“除了积累,学诗背诗也要找到合适的时机,比如睡前、起床时,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往往比平常更好,可谓事半功倍。”湘雪同学的表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据悉,“光明少年诗词大会(第二季)”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协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大赛分海选、云培训、初赛、复赛、半决赛、网络投票、决赛暨颁奖典礼等环节,旨在以赛育趣、以赛促学,引领光明区青少年传承诗词经典、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让传统文化赋能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助力光明区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周国和